[发明专利]一种连续模压挤出弧状玻璃钢棒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3300.7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8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山;张瑞祥;裴明霞;张至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瑞祥复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43/36;B29C43/58;B29C47/88;B29C47/92;B29C47/34;C08K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伦荣彪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模压 挤出 玻璃钢 工艺 方法 | ||
1.一种连续模压挤出弧状玻璃钢棒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方法包括:
步骤A:将高强度合成纤维置温度38℃-45℃,控制湿度为30%-50%,保持时间为20min-30min;同期将增强纤维材料和热固性树脂的混合物置于挤出机,并控制温度20℃-45℃;
步骤B:将步骤A处理好的高强度合成纤维引入挤出机,并连同混合物一同挤出;
步骤C:步骤B的挤出物在挤出后以48℃-55℃的热风吹2min-3min,形成半固化状态;
步骤D:将步骤C形成的半固化状态物引入带有圆弧形内腔的可圆周运动的圆弧牵引器,圆弧牵引器绕圆心来回运作,圆弧牵引器绕往前行进时半固化状态物在圆弧形内腔内形成固化物,圆弧牵引器绕返回时将固化物释放重新引入半固化状态物,如此不断循环形成圆弧状弯曲玻璃钢棒;
步骤E:步骤D形成的圆弧状弯曲玻璃钢棒在常温放置48小时后即可形成圆弧状弯曲玻璃钢棒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模压挤出弧状玻璃钢棒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内腔温度控制在70℃-85℃,步骤C形成的半固化状态物在圆弧形内腔停留的时间小于15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模压挤出弧状玻璃钢棒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强纤维材料为有机纤维或/和无机纤维,热固性树脂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呋喃树脂、聚丁二烯树脂、有机硅树脂中的任一种或相互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模压挤出弧状玻璃钢棒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强纤维材料为添加镁盐晶须(缩写M-HOS); 热固性树脂为有机硅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瑞祥复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瑞祥复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33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