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水设备性能检测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1897.1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3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明;闫宇壮;贾桂芝;高瑞林;马喜斌;方天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N33/18;G01N1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水 设备 性能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水设备性能检测台,用于检测供水设备,包括浊度计、颗粒计数器和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设置有多组测量管路,每组所述测量管路上至少分别连接有第一管路接口、温度表、温度变送器、电磁流量器、压力变送器、压力表和第二管路接口;每组所述测量管路上还分别设置有水体取样口。本发明的供水设备性能检测台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记录和整理,检测效率高,而且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水设备性能检测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供水设备在出厂性能检测或平常使用性能监控时通常由检测人员对各项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和评估,在使用多个供水设备或需要对大量供水设备进行检测时,则需要大量专业人员,不能节省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供水设备性能检测台,可在设定的时间和频率下对供水设备同时进行多项检测和分析,可节省大量人力成本,而且检测效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供水设备性能检测台,用于检测供水设备,包括浊度计、颗粒计数器和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设置有多组测量管路,每组所述测量管路上至少分别连接有第一管路接口、温度表、温度变送器、电磁流量器、压力变送器、压力表和第二管路接口;每组所述测量管路上还分别设置有水体取样口。
根据本发明的供水设备性能检测台,固定框内的两组测量管路可分别连接在待检测的供水设备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对进入供水设备的水质和流出供水设备的水质进行多项参数检测,并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对比或处理,以此对判断供水设备的各项性能,也可只连接在供水设备的出水口,至对供水设备的性能和水质进行实时监控。其中,水体取样口可使人能将测量管路中的水体直接取出进行浊度和颗粒数量方面的精密检测,在检测过程中,温度变送器、电磁流量器、压力变送器等检测设备可自动多次按时检测和记录数据,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记录和整理,检测效率高,而且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
作为优选的,所述测量管路包括主测量管路和副测量管路,所述主测量管路上的第一管路接口和第二管路接口分别为第一主管路接口和第二主管路接口,所述副测量管路上的所述第一管路接口和第二管路接口分别为第一副管路接口和第二副管路接口,所述主测量管路上还连接有电磁流量器。
根据本发明的供水设备性能检测台,主测量管路上的第一主管路接口和第二主管路接口分别设置在主测量管路的两端,用于连接供水管路。副测量管路可作为主测量管路的并列参考测量管路,副测量管路上的第一副管路接口和第二副管路接口分别设置在副测量管路的两端,也可连接供水管路,其中,主测量管路上的第一主管路接口和第二主管路接口的口径与副测量管路上的第一副管路接口和第二副管路接口的口径不同,在对供水设备进行性能检测时,可根据供水管路的口径灵活选择第一主管路接口和第二主管路接口或者第一副管路接口和第二副管路接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主测量管路上设置有第一主连接器和第二主连接器,所述第一主连接器靠近所述第一主管路接口,所述第二主连接器靠近所述第二主管路接口,所述第一主连接器和所述第二主连接器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管路接口和所述第二主管路接口之间,所述第一主管路接口与所述第一主连接器之间设置有第一主阀门,所述第二主管路接口与所述第二主连接器之间设置有第二主阀门。
根据本发明的供水设备性能检测台,主测量管路上的第一主连接器和第二主连接器分别靠近第一主管路接口和第二主管路接口,第一主连接器和第二主连接器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连接口,多个连接口可与其他管路接口连接。第一主管路接口和第一主连接器之间设置有第一主阀门,第二主管路接口和第二主连接器之间设置有第二主阀门,第一主阀门和第二主阀门可分别隔断第一主管路接口和第二主管路接口,可使主测量管路通过第一主连接器和第二主连接器上的并列接口与其他口径的供水管路连接,提高了主测量管路对不同口径的供水设备的适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建筑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建筑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18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