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线充电装置天线的线圈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0046.5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5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国瑞;盛磊;邓中山;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科威液态金属谷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7/00 | 分类号: | H01Q7/00;H01Q1/36;H01Q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655400 云南省曲***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线 充电 装置 天线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无线充电装置天线的线圈。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分为电磁感应式、磁场共振式和无线电波式。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充电时,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不需要用电线连接,而直接由两者之间的磁场传送能量,使充电器与用电装置都无需外露导电接点,提高使用安全性。
电磁感应式的无线充电方式,是在充电器和用电装置中各设置一个线圈。对设置在充电器内的初级线圈中通入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电后的初级线圈产生感应磁场,该磁场在用电装置内的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传送至用电装置,对用电装置充电,而无需电线连接。
目前,大部分的移动设备都需要金属导线进行充电,而且充电器的型号和功率不尽相同。无线充电器的优势在于其便捷性和通用性,可以大大减少用户所需的各种充电器的数量。
无线充电器中的关键部件是发射/接收天线线圈。线圈的匝数和面积直接影响设备的充电效率和充电时间。但是,目前市场上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器通常只具有单一匝数的线圈,并且,线圈匝数不能改变,而电子产品的充电功率和充电电流不尽相同,单一匝数的充电线圈难以满足不同型号/规格电器的充电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能够改变线圈匝数、改变输出功率、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的用于无线充电装置天线的线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无线充电装置天线的线圈,其包括:盘绕成线圈形状的微流道以及充填于所述微流道中的液态金属。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微流道的管径范围为0.01mm-1mm。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微流道位于线圈中心位置的一端连接微注射泵,所述液态金属由所述微注射泵注入/抽出所述微流道中,以控制所述微流道中的液态金属的长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微流道位于线圈最外侧的一端设有与外部环境相通的通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微流道位于线圈中心位置的一端连接有与所述液态金属接触的第一电极连接线,所述微流道上设置有一条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线组成回路、且与所述液态金属接触的第二电极连接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电极连接线至少为一条。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液态金属为低熔点金属。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低熔点金属为在应用环境中成液态的镓、镓基合金或铟基合金。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微流道的材质为柔性聚合物。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柔性聚合物为硅橡胶、聚二甲基硅氧烷、聚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甲醛或聚乙烯等高弹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用于无线充电装置天线的线圈,其有益效果主要如下:
(1)微流道和微流道中的液态金属一起形成线圈,并通过调节微流道中的液态金属的长度,从而改变线圈的有效匝数,以改变通电后的线圈产生的感应磁场的强度,调节方式简便,能够使同一线圈输出具有不同功率的能量,适用性强;
(2)由微注射泵向微流道中注入/抽出液态金属,以改变微流道中液态金属的长度,调控方式简单;
(3)微流道上设置多条第二电极连接线,便于调整接入电路中的线圈的匝数,以输出具有不同功率的能量;
(4)液态金属的种类选择性多,性质稳定;
(5)微流道的材质种类选择性多,并且,能够适应微流道中液态金属的变化,使微流道中的液态金属与微流道的内管壁充分接触,保证线圈功率输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无线充电装置天线的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一种用于无线充电装置天线的线圈,包括微流道1和液态金属2。微流道1盘绕成线圈形状,液态金属2充填于微流道1中。充填于微流道1中的液态金属2与微流道1一起形成能够导电的线圈,以用于产生感应磁场,实现能量的传递。
根据实际应用条件,调节微流道1的管径大小,以平衡调节线圈的电阻和产生的感应磁场的能量。微流道1的管径范围为0.01mm-1mm。
微流道1的管径太小,线圈的电阻过大,不仅导致能量的损耗,降低能量传递/接收的效率,同时,也会导致线圈易于发热,造成散热困难,影响使用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科威液态金属谷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科威液态金属谷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0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带天线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差分双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