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动式自控温伴热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9793.7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4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贻连;卜基峰;陈更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H05B1/02 |
代理公司: | 34119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屈科辉;傅磊 |
地址: | 239354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动 自控 温伴热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动式自控温伴热电缆,包括:伴热电缆本体,所述伴热电缆本体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两端并与主体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接头部、第二接头部,其中:第一接头部内部设有第一线芯和第二线芯;第二接头部内部设有第三线芯和第四线芯;主体部包括缆芯;缆芯包括保护体、固定线芯和活动线芯;保护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固定线芯固定在第一放置腔内并分别与第一线芯、第三线芯连接;活动线芯位于第二放置腔内,且活动线芯延伸方向的一侧通过感温金属结构与第二放置腔固定连接,且当该感温金属结构处于自然状态时,活动线芯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线芯、第四线芯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自动控温的目的,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动式自控温伴热电缆。
背景技术
伴热电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道(储罐)保温及防冻方案一直被广泛应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伴热媒体散发一定的热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热交换补充被伴热管道的损失,以达到升温、保温或防冻的正常工作要求。现有技术中,伴热电缆还存在易过热,PTC材料易被击穿等缺陷。存在安全隐患,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活动式自控温伴热电缆。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活动式自控温伴热电缆,包括:伴热电缆本体,所述伴热电缆本体包括第一接头部、第二接头部和主体部,其中:
第一接头部位于主体部的一端并与主体部可拆卸连接,第一接头部内部设有第一线芯和第二线芯;
第二接头部位于主体部远离第一接头部的一端并与主体部可拆卸连接,第二接头部内部设有第三线芯和第四线芯;
主体部包括缆芯、缠绕在缆芯外周的发热丝、以及包覆在发热丝外周的屏蔽层和防护层;
缆芯包括保护体、固定线芯和活动线芯;
保护体直线延伸,保护体的内部设有直线延伸的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
固定线芯固定在第一放置腔内并与第一放置腔同向延伸,且固定线芯的一端与第一线芯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三线芯连接;
活动线芯位于第二放置腔内,且活动线芯延伸方向的一侧通过受热收缩的感温金属结构与第二放置腔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当该感温金属结构处于自然状态时,活动线芯的一端与第二线芯连接,其另一端与第四线芯连接,当该感温金属结构处于收缩状态时,活动线芯至少有一端与第二线芯或第四线芯断开。
优选地,当感温金属结构处于收缩状态时,活动线芯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线芯和第四线芯断开。
优选地,活动线芯和固定线芯均包括导体和包覆在导体外周的绝缘层。
优选地,第二线芯包括导体,该导体靠近主体部的一端伸入至第二放置腔,该导体位于第二放置腔的部位位于活动线芯远离感温金属结构的一侧,该导体位于第二放置腔的部位且位于靠近活动线芯的一侧设有第一对接面,当该感温金属结构处于自然状态时,活动线芯中的导体与第一对接面接触。
优选地,第二线芯的导体上且位于第一对接面远离活动线芯的一侧设有向感温金属结构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电片,第一导电片远离第一对接面的一侧与第一对接面的间距小于感温金属结构的收缩值;当该感温金属结构处于自然状态时,活动线芯的导体靠近第二线芯的一端与第一导电片抵靠。
优选地,第一导电片与第二线芯的导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第四线芯包括导体,该导体靠近主体部的一端伸入至第二放置腔,该导体位于第二放置腔的部位位于活动线芯远离感温金属结构的一侧,该导体位于第二放置腔的部位且位于靠近活动线芯的一侧设有对接面,当该感温金属结构处于自然状态时,活动线芯中的导体与第二对接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9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