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9635.1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0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红霞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1/00;A61P21/02;A61P13/12;A61P19/02;A61P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黄芪 地瓜藤 关节痛 桑寄生 胃下垂 党参 肾痛 尾锥 疙瘩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构成:肾藤:50g、桑寄生:30g、地瓜藤:40g、泡参:40g、疙瘩:30、居山:30g、黄芪:40g、党参:40g。本发明的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治疗胃下垂、抽筋、肾痛、关节痛、尾锥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胃下垂、抽筋、肾痛、关节痛、尾锥痛的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
背景技术
目前,胃下垂、抽筋、肾痛、关节痛、尾锥痛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然而,对于上述胃下垂、抽筋、肾痛、关节痛、尾锥痛的药物,都很难有对症的药物,西医只能治标,但不能治本,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治疗胃下垂、抽筋、肾痛、关节痛、尾锥痛的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胃下垂、抽筋、肾痛、关节痛、尾锥痛的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构成:双肾藤:50g、桑寄生:30 g、地瓜藤:40g、泡参:40 g、蛇疙瘩:30、山药:30 g、黄芪:40g、党参:40 g。
具体实施方式
双肾藤:别名:马蹄、羊蹄藤、羊蹄甲、猪腰藤、马鞍藤、鹰爪风、缺月藤、燕尾藤、夜关门。功效分类:收涩药;性味归经:苦,平。
《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涩,无毒。”入肾、大肠二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用于防治痢疾,睾丸肿痛,阴囊湿疹。
《四川中药志》治膀胱疝气,睾丸肿痛,肾囊风痒。
《中华本草》主治咳嗽咯血,吐血,便血,遗尿,尿频,白带,子宫脱垂,痢疾,痹痛,疝气,睾丸肿痛,湿疹,疮疖肿痛。
《中国本草彩色图鉴》根、幼枝用于氙气,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吐血,咳血,大肠出血,遗精,睾丸肿痛,肾囊风痒。根皮用于腰痛劳损。全株用于消肿利水,止呕吐,亦防急性细菌性痢疾。
用法用量: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1~2两(30-60克)。
②《中华本草》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可用至60g。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在本发明中起温肾壮阳的作用。
桑寄生:祛风湿药 别名:桑上寄生、寄生草、寄生树、冰粉树;药用部位:带叶茎枝,药材性状:本品茎枝呈圆柱形,长3~4cm,直径0.2~lcm;表面红褐色或灰褐色,具细纵纹,并有多数细小凸起的棕色皮孔,嫩枝有的可见棕褐色茸毛;质坚硬,断面不整齐,皮部红棕色,木部色较浅。叶多卷曲,具短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长3~8cm,宽2~5cm;表面黄褐色,幼叶被细茸毛,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革质。无臭,味涩。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性味归经:平;苦、甘;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浸酒或捣汁饮。
在本发明中起补肾的作用。
地瓜藤:清热利湿,清肺止咳,祛风除湿,利尿消肿,活血调经,健胃消食。治风热咳嗽,痢疾,水肿,黄疸,风湿疼痛,痔疮出血,经闭,带下,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在本发明中起治疗胃下垂的作用。
泡参:又名:南沙参, 白沙参, 苦心, 识美, 虎须, 白参, 志取, 文虎, 文希,羊婆奶,沙参, 铃儿参, 桔参, 山沙参, 沙獭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红霞,未经吴红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96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