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污泥浓缩池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7605.7 | 申请日: | 2016-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7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泰元水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孙志华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浓缩池 污泥 排出系统 斜管 电动机 沉淀的 出水口 出水堰 反射板 进泥管 排泥口 中心筒 桨板 沉淀分离 加速沉淀 碰撞发生 污泥回流 二沉池 上清液 搅动 慢速 凝聚 沉淀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污泥浓缩池。该高效污泥浓缩池包括进泥管、中心筒、反射板、电动机、桨板、斜管(板)、出水堰、出水口、排泥口和污泥浓缩池主体;从二沉池来的污泥从进泥管进入中心筒经反射板进行均匀布泥后进入污泥浓缩池主体向上流,污泥在上升的过程互相碰撞发生凝聚,加速沉淀到污泥浓缩池主体底部,未凝聚的污泥通过斜管(板)进一步进行沉淀分离,沉淀的污泥回流到污泥浓缩池主体底部后一并通过排泥口排出系统;通过斜管(板)分离的上清液通过出水堰经收集后经出水口排出系统;电动机和桨板对沉淀到污泥浓缩池主体底部的污泥进行慢速搅动,利于沉淀的污泥均匀排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污泥处理领域,主要涉及的是污泥浓缩技术。
背景技术
污泥浓缩是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的有效方法。
目前,常用的污泥浓缩池构造类似沉淀池,在浓缩池中,固体颗粒借重力下降,水分从泥中挤出,浓缩污泥从池底排出,污泥水从池面堰口外溢;传统的重力式污泥浓缩池大多采用直径为5~20米、高度6米以上的圆池,池内设搅拌机械作缓慢搅拌;污泥在浓缩池中的停留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水力停留时间长、污泥浓缩效率低、占地面积大、高度高、采用钢混结构不利于施工等问题难以实现现代工厂化或模块化生产,并且在北方寒冷地区施工受季节性影响。
为克服传统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效率低、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和高度大、难以实现现代工厂化或模块化生产等缺陷,一种新型高效污泥浓缩池被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解决传统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效率低、停留时间过长、占地面积大、高度受限、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等问题的新型高效污泥浓缩池。
本发明的高效污泥浓缩池包括进泥管(1)、中心筒(2)、反射板(3)、电动机(4)、桨板(5)、斜管(板)(6)、出水堰(7)、出水口(8)、排泥口(9)和污泥浓缩池主体(10);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从二沉池来的污泥从进泥管(1)进入中心筒(2)经反射板(3)进行均匀布泥后进入污泥浓缩池主体(10)向上流,污泥在上升的过程互相碰撞发生凝聚,加速沉淀到污泥浓缩池主体(10)底部,未凝聚的污泥通过斜管(板)(6)进一步进行沉淀分离,沉淀的污泥回流到污泥浓缩池主体(10)底部后一并通过排泥口(9)排出系统;通过斜管(板)(6)分离的上清液通过出水堰(7)收集后经出水口(8)排出系统;电动机(4)和桨板(5)对沉淀到污泥浓缩池主体(10)底部的污泥进行慢速搅动(每分钟3~5转),利于沉淀的污泥均匀排出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污泥浓缩效率显著提高,而且具有停留时间短(可降到30分钟左右)、占地面积小、高度低(高度可降到3米以下)、可采用钢结构模块化生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泰元水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孙志华,未经新疆泰元水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孙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7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脱水机及污泥脱水方法
- 下一篇:剩余污泥深化处理再生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