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6613.X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8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曾兰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兰清 |
主分类号: | A61K36/67 | 分类号: | A61K36/67;A61K9/14;A61P25/02;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8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原发性 三叉 神经痛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四种中草药为原材料制成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散剂。
背景技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西医临床现状:
三叉神经痛也被称为“脸痛”,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被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
临床上为诊疗的方便,通常把痛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特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种类型。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痛的一种类型,是指不表现有神经系统体征,且用各种检查并无明显和发病有关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周围学说认为病变位于半月神经节到脑桥间部分,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压迫所致;中枢学说认为三叉神经痛为一种感觉性癫痫样发作,异常放电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或脑干。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不明,反复发作,难于治愈,现治疗方法虽然不少,但均不理想,目前还没有可彻底根治的疗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
1.性别与年龄: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多。女性多于男性,约为3∶2;
2.疼痛部位: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其疼痛范围绝对不超越面部中线,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偶尔有双侧三叉神经痛者,占3%;
3.疼痛性质:如倒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
4.疼痛的规律: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5、诱发因素: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
6.扳机点: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
7.表情和颜面部变化: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紧张、焦虑状态;
8.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体征,少数有面部感觉减退。应进一步询问病史,尤其询问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史,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包括腰穿、颅底和内听道摄片、颅脑CT、MRI等检查,以助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应以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疼痛为持续性伴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等,常合并其他脑神经损害症状。常见于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底肿瘤等。
2.牙痛
牙痛常为持续性饨痛,局限于牙龈部,可因进食冷、热食物加剧。X线检查可发现龋齿、肿瘤等有助鉴别。
3.舌咽神经痛:
较少见,常见于年轻妇女。局限于扁桃体、舌根、咽及耳道深部即舌咽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疼痛,性质类似三叉神经痛。吞咽、讲话、呵欠、咳嗽常可诱发。在咽喉、舌根扁桃体窝等触发点用4%可卡因或1%丁卡因喷涂可阻止发作。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保守治疗方法中,最主要的当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一般使用:卡马西平、得利多、苯妥英钠药物口服,无需住院。一般是在三叉神经痛症状刚开始时使用,其优点是见效快,治疗方法简单。但上述药物仅仅起到暂时止痛或缓解的作用。但是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缺点就在于不能长期使用,且患者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使得药物的效果欠佳。而且,随着药物口服剂量逐渐增加,效果越来越差,其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久服可引起单纯血小板减少,导致血液病,并可使记忆力减退,视力、听力下降,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手术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兰清,未经曾兰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66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