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净水机出水监控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6080.5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7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彭春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智水小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石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水 出水 监控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水机出水监控处理方法及系统。该净水机出水监控处理方法包括:采集净水机的出水端的出水口水质数据;根据所述出水口水质数据,得到饮用水水质数据;当所述饮用水水质数据符合预设饮用条件时,获取位于所述净水机的出水端的水杯的标识信息;当所述标识信息符合预设出水条件时,生成开启指令;发送所述开启指令至位于所述净水机的出水端的阀门以开启所述阀门。该净水机出水监控处理装置包括:采集模块、计算模块、判断模块、指令生成模块及发送模块。上述净水机出水监控处理方法及系统,实现了对净水机的净水系统的水质数据的监控,保证用户特别是青少年用户的用水安全,对饮用饮水机的水源的安全性由很大的提高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净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净水机出水监控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每年全世界有12亿人因饮用污染水而患病,15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不洁水引发的疾病,而每年死于霍乱、痢疾和疟疾等因水污染引发的疾病的人数超过500万。全球每天有多达6000名少年儿童因饮用水卫生状况恶劣而死亡。在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6000万人死于腹泻,其中大部分是儿童。
长期以来,如何解决学生喝水问题一直是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关心的焦点。学生饮水好坏,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现在学生中存在很多不良饮水习惯及危害:(1)每日饮水量不足,以为吃要讲营养,而饮水只用来解渴,不渴就不用喝水;(2)水的质量太差,桶装水存在二次污染,不能确保学生安全、健康;(3)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不爱喝水,喜欢饮料,这样可能造成学生厌食与厌水,长期下去会造成学生营养缺乏症,造成学生酸性体质,形成亚健康; (4)近年来,学生食物中毒频繁发生,据卫生部调查大多与饮水有关。
水对人体的重要性已是众所周知,而对于正在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每天喝的水,更是直接影响到身体的成长发育。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代谢旺盛,尤其是夏天对水的需求量更是大增。因此,青少年喝水要讲究,要喝健康好水。然而由于环境不断被污染,水质也在日渐恶化。为了获取干净的饮用水,各种净水器材应运而生,逐渐成为家庭生活中的必备。而青少年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内度过,期间所喝的水成了一个大问题,国家教育部提出:校园饮水关系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推广建设校园优质健康直饮水系统工程刻不容缓。
现有的校园直饮水系统一般是将原水经过多级滤芯过滤之后,再经加热罐烧开或制冷,然后储存于储水罐或直接出水的。水质主要由多级滤芯的组合来保证。目前的原水过滤手段可分为5种:第一种是物理过滤方法,如蒸馏、PP 棉、微滤、超滤、纳滤、RO反渗透;第二种是化学方法,如通过KDF(铜锌合金)过滤重金属和用树脂来软化水;第三种是吸附,如活性炭;第四种是络合反应,如通过复磷酸盐去除水垢;第五种是除菌和抑菌,如臭氧法和紫外线杀菌法。而加热方法一般是通过加热管加热,水温由温控开关进行高低温控制;制冷方法一般是通过压缩机做功循环制冷。
然而,传统的校园直饮水系统往往存在如下弊端:
1、现有技术根据原水品质,通过组合多级滤芯达到净水水质要求。但是,水质的实时评价数据往往得不到及时上报反馈,水质的变化不能及时感知。尽管有的方案在出水末端采取了循环除菌的手段,但仍然不够充分保证出水的安全,有可能在校园机进出水被污染时不能及时报警和采取应对措施。
2、对于校园机直饮水的浪费,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
3、校园机净水系统的投入资金,往往属于政府的一次性投入,不能得到回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园机净水系统的普及。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饮用饮水机的水源的安全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净水机出水监控处理方法及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智水小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智水小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60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