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翻转式养殖污水砂滤罐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4661.5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2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萍;桂福坤;潘昀;赵乐;李训猛;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4/32 | 分类号: | B01D24/32;B01D24/46;B01D24/40;B01D36/00;C02F1/00;C02F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转 养殖 污水 砂滤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翻转式养殖污水砂滤罐,包括外桁架、过滤罐、集水池、排水管,外桁架连接有淋雨管,过滤罐置于外桁架内,过滤罐设有翻转轴,淋雨管设于过滤罐上方,过滤罐下方设有集水池,集水池与排水管连接,过滤罐内壁设有防腐蚀耐磨涂层;防腐蚀耐磨涂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组成:氧化镁15~30份、氧化铝50~70份、二氧化硅5~20份、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5~8份、氧化锌2~20份、氢氧化镁晶须2~4份。采用双淋雨管提高污水排放速度,排水管道创新性的采用双阀门和双管道的形式,可作为排出污水或过滤后的污垢,以及净水通道的控制和选择,提高过滤效率。本发明具有可翻转清洗沙粒功能,砂滤罐的耐磨耐腐蚀性好,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污水砂滤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转式养殖污水砂滤罐。
背景技术
海水过滤技术是工厂化养殖中最重要环节之一。砂滤池作为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在循环水养殖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将海水通过石英砂等多孔滤料,利用滤料的截污能力将水中悬浮污染物与海水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砂滤池的过滤机理可简单地表述为,悬浮颗粒通过滤层空隙,从水中运动,附着到滤料表面。完整的去除机理包括悬浮颗粒经过迁移和附着两个过程。目前,国外渔业发达国家已设计出的砂滤池能有效去除海水中悬浮杂质和胶体颗粒,其过滤效率达到99%,美国也已研发出双层、多层高速砂滤池。
现有技术提供多种砂滤器,例如中国发明授权专利文献,一种在线反冲洗砂滤器授权公告号:CN100363081C一种在线反冲洗砂滤器,其包括筒体、位于筒体上部的进水口、排污口和位于其下部的出水口,在筒体中部设置有滤料层并在滤料层之下的筒体内形成集水腔,其特征在于:在该筒体的中部还设置有将滤料层分隔成多个独立扇形辐射状过滤区的多个分隔板,而分隔板上端平放有与筒体内径相配的隔板,该隔板上开有与各过滤区相对应的多个通孔,并在隔板之上的筒体内设有下端可与通孔相对接,上端与排污口相通的中空连接臂,该连接臂又设置在一转盘上,并在筒体外安装有驱动该转盘的的驱动器。采用上述结构后,在保持其它过滤区连续过滤的状态下,可逐一对其中一过滤区进行反冲洗,因此大大地提高了砂滤器的工作效率,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反冲洗压力大,冲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现有技术提高了砂滤器的工作效率,结构简单,体积小,反冲洗压力大,但需对砂滤器进行反冲洗,需要消耗巨大的反冲洗能量,砂滤器内壁长时间使用可能被磨损或腐蚀,缺少过滤前杀菌装置,砂滤器内壁的耐腐蚀性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翻转式养殖污水砂滤罐,具有可翻转清洗沙粒功能,砂滤罐的耐磨耐腐蚀性好,具有杀菌功能,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针对上诉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为:一种翻转式养殖污水砂滤罐,包括外桁架、过滤罐、集水池、排水管,外桁架连接有淋雨管,过滤罐置于外桁架内,过滤罐设有翻转轴,淋雨管设于过滤罐上方,过滤罐下方设有集水池,集水池与排水管连接,过滤罐内壁设有防腐蚀耐磨涂层。
外桁架正面为正方形结构,侧面为菱形结构,保证过滤罐的翻转空间及装置的整体稳定性,提高过滤的安全性。
排水管为双向排水管,排水管两边分别设有阀门,可方便的作为排出污水或过滤后的污垢,以及净水通道的控制和选择,提高过滤效率。
淋雨管连接有三通进水管,三通进水管连接有冷凝器和加热器,可先对污水进行加热灭微生物及细菌,再采用冷凝器进行冷却后将污水送入淋雨管,采用双淋雨管在过滤罐上方排放污水到过滤罐内过滤,提高污水排放速度,提高过滤效率,采用三通进水管可有效的将污水分别送入到淋雨管内,保证淋雨管的污水排放效率。
防腐蚀耐磨涂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组成:氧化镁15~30份、氧化铝50~70 份、二氧化硅5~20 份、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5~8份、氧化锌2~20份、氢氧化镁晶须2~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46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虹吸滤池及其反冲洗工艺
- 下一篇:框架式过滤器箱体压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