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冗余容错计算机系统的余度管理电路及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4119.X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8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郑久寿;徐奡;解文涛;刘帅;成书锋;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1/25 | 分类号: | G06F11/25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度管理电路 冗余容错 计算机系统 监控通道 系统输出 状态输出 容错计算机系统 设计技术领域 命令通道 通道状态 硬件保护 最小实现 输入源 专用的 监控 互锁 虚警 测试 输出 管理 | ||
本发明属于容错计算机系统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冗余容错计算机系统的余度管理电路及管理方法。本发明涉及的冗余容错计算机系统最小实现单元为一个命令‑监控对,命令和监控通道含有专用的余度管理电路,监控各自通道状态。本地通道的状态输出也作为另一通道余度管理电路的输入源,实现通道间故障互锁。系统的状态输出指示由命令通道输出。本发明涉及的余度管理电路具有一种保护机制。通过设置通道硬件保护时间,使本通道及系统输出状态在保护时间内保持正常状态,避免了由于命令、监控通道的不同步或其他由测试可能带来的故障虚警,导致系统输出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容错计算机系统设计技术,涉及一种冗余容错计算机系统的余度管理电路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系统中某些核心部件的工作正常与否与飞行安全息息相关,对这类部件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确保其状态输出正确,可信。在基于状态输出正确、可信的基础上,在其状态正常时输出控制指令,当处于故障状态时保证切断指令输出。
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冗余容错计算机系统的余度管理电路及管理方法,确保产品状态输出结果正确、可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飞机系统核心部件要求输出指令具有高可信性的要求,设计了一种余度管理电路及管理方法,确保部件输出指令正确、可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冗余容错计算机系统的余度管理电路的管理方法,包括几个步骤;
步骤一;系统上电阶段:冗余容错计算机系统上电后,对电路的软硬件资源进行初始化,其中硬件信号由硬件电路运行结果决定,软件信号由软件操作执行;其中电源延迟信号的延迟时间可根据具体应用对象的要求进行电路参数配置,在电源延迟信号有效的时间内,对应通道的状态输出为正常状态;软件综合类信号、故障逻辑软件复位信号初始状态为无效状态,不会对对应通道的状态输出产生影响。
步骤二;同步阶段:命令、监控通道运行同步算法,实现双通道间软硬件同步。
步骤三;应用程序运行阶段:应用程序运行时,首先命令和监控通道操作故障逻辑软件复位信号,使其有效一次,使系统的状态输出正常,消除系统在应用程序执行前可能存在的虚警,避免因虚警导致输出错误的系统状态;应用程序运行周期任务时,余度管理电路将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命令或监控通道的电源管理信号、软件控制流监控信号、软件综合类信号中的任一信号处于故障状态,则对应通道状态输出为故障状态,并同时实现双通道互锁故障,最终使系统的状态输出为故障状态。
2.一种冗余容错计算机系统的余度管理电路,包括:电源管理信号、电源延迟信号、软件控制流监控信号、软件综合类信号、硬件复位信号、软件复位信号、另一通道的状态输出信号,冗余容错计算机系统最小实现单元为一个命令监控对,命令和监控通道含有专用的余度管理电路,监控各自通道状态;系统的状态输出指示由命令通道输出;其中电源管理信号、电源延迟信号、软件控制流监控信号、硬件复位信号、另一通道状态输出信号由各自专门电路控制产生,软件综合类信号、故障逻辑软件复位信号为软件信号,其状态由软件操作控制,命令和监控通道的状态输出信号同时也是对方通道的输入信号,实现命令和监控通道的故障互锁。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可确保系统输出状态正确、可信。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软件操作方式实现故障逻辑复位操作,能消除由于BIT测试等操作可能导致的虚警。
3.本发明涉及电路提供了一种保护机制,避免了在上电初始阶段由于命令、监控通道的不同步或其他由测试可能带来的故障虚警,导致系统输出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41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