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砂的生态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3806.X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4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燕;周巍;吴启堂;裴东辉;熊云武;孔丝纺;许建新;赵亮;彭昭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雪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尾砂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生物有机肥与表层的尾砂充分混合;
S2:选取皇竹草茎段,成列地扦插入混有生物有机肥的尾砂表层中,部分茎段露出尾砂的表面;
S3:在每列皇竹草间平铺2-3层安全网;
S4:取重金属稳定剂与城市污泥,混合,得到混合污泥;
S5:将混合污泥铺设于所述安全网上,所述混合污泥无法穿过所述安全网;
S6:养护皇竹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砂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生物有机肥占表层的尾砂的体积分数≥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砂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有机肥为植物废弃物堆肥腐熟得到的有机肥,或培养食用菌后剩余的料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砂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铺设于安全网上的混合污泥的厚度为15-25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尾砂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皇竹草的扦插密度控制为8-12株/m2。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尾砂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网为密目安全网或6针遮阳网。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尾砂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还包括S7:当皇竹草高度大于2m时,进行刈割皇竹草,至少留下两节以供继续生长。
8.根据权利要求7任一项所述的尾砂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后还包括S8:通过所述安全网收回城市污泥。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尾砂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重金属稳定剂占混合污泥的质量分数为1-3%。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尾砂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金属稳定剂为生石灰或海泡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38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频感应炉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莫来石热气循环预热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