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阀所接收光斑的调整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2477.7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3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崔荣荣;郭大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G02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 光斑 调整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阀所接收光斑的调整方法及装置,属于激光投影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组对比点中每个点的温度,所述对比点位于光机照明系统中的数字微镜装置DMD光阀的窗口玻璃上,且每组对比点位于所述窗口玻璃一组对边的中点上;根据所述至少一组对比点中每个点的温度,确定所述每组对比点的温度差;当所述每组对比点的温度差的绝对值大于相应的温度差阈值时,调整光斑在所述光阀上的位置,直至所述每组对比点的温度差的绝对值不大于相应的温度差阈值。本发明解决了光斑调整的精度较低的问题,优化了图像的显示效果。本发明用于数字光学处理投影仪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投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阀所接收光斑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数字光学处理(英文:Digital Light Processing;简称:DLP)投影仪集成有DLP投影仪,该DLP投影仪是一种高精度投影仪,可以包括:光源、光机照明系统和镜头等。
如图1所示,实际应用中,该光机照明系统的光路可以由滤色轮01、光导管02、透镜组03、第一反射镜041、第二反射镜042、第一透镜031、全内反射(英文:Ttotal InternalReflection;简称:TIR)透镜05、数字微镜装置(英文: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简称:DMD)06组成,其中,DMD是DLP投影仪的核心元器件,是光阀的一种,也称DMD光阀。激光光源08的光经过滤色轮滤色01,通过光导管02将光束整形,然后经过透镜组03、反射镜041和反射镜042的反射后,进入第一透镜031后由TIR透镜05反射到DMD光阀06上,在DMD光阀06上的光束截面称为光斑,最后DMD光阀06在光斑的照射下将显示图像由超短焦镜头07投影到屏幕上,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目前,使用该光机照明系统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导管以调整光斑的位置,但是目前应用中这实际上是一种“盲调”,仅保证光斑经超短焦镜头投影后形成完整的图像即可,与光阀表面光斑接收区的配合关系并不明确,也缺乏针对配合关系的测量手段,从而造成,一方面光能的利用可能不高,以及,很容易因为光路的轻微变化导致光阀接收到的光斑发生偏移,易发生图像异常故障,比如图像暗带等,导致图像显示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乏光阀与光斑的配合关系的测量进而导致对光阀接收到的光斑调整精度低,不够直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阀所接收光斑的调整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阀所接收光斑的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组对比点中每个点的温度,所述对比点位于所述光机照明系统中的数字微镜装置DMD光阀的窗口玻璃上,且每组对比点位于所述窗口玻璃一组对边的中点上;
根据所述至少一组对比点中每个点的温度,确定所述每组对比点的温度差;
当所述每组对比点的温度差的绝对值大于相应的温度差阈值时,调整光斑在所述光阀上的位置,直至所述每组对比点的温度差的绝对值不大于相应的温度差阈值。
可选的,所述对比点共两组,两组对比点分别位于所述窗口玻璃的四边的中点上。
可选的,第i组对比点所对应的温度差阈值Ti满足:Ti=Y*Δti;
其中,Y为所述DMD光阀的极限温度,所述Δti为第i组对比点所对应的预设误差精度,1≤i≤2。
可选的,所述DMD光阀的极限温度Y满足:Y=C*S*R;
其中,所述C为反映所述光机照明系统性能的亮度转化常数值,所述S为所述光机照明系统的预设的亮度值,所述R为所述DMD光阀的显示区到散热盘的热阻。
可选的,所述调整光斑在所述光阀上的位置,包括:
通过移动所述光机照明系统中的光导管,以调整光斑在所述光阀上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海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24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