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高效氟氯氰菊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2036.7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7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其奎;姜友法;贾炜;章超;武斌;邹富清;史卫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3/08 | 分类号: | A01N53/08;A01N47/24;A01P3/00;A01P7/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吴茜 |
地址: | 22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氟氯氰菊酯 吡唑醚菌酯 复配农药组合物 复配 病害 杀虫杀菌组合物 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 悬浮种衣剂 重量百分比 成分添加 人工成本 雨水冲刷 制剂配方 水乳剂 悬浮剂 重量比 侵扰 持效 虫害 缓释 害虫 制备 防治 农民 | ||
1.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高效氟氯氰菊酯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重量百分比为1-80%的活性成分和余量的助剂复配而成,所述的活性成分为吡唑醚菌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按照1:99~99:1的重量比复配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10%~60%;所述的吡唑醚菌酯、高效氟氯氰菊酯的重量比为1:20~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配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或悬浮种衣剂,由活性成分添加助剂后制备而成;所述的助剂为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黏结剂、溶剂、填料、耐雨水冲刷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PH调节剂、成膜剂、染料或去离子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配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水乳剂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吡唑醚菌酯1%~30%、高效氟氯氰菊酯1%~30%、乳化剂2%~15%、溶剂1%~20%,余量的去离子水;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将所述比例的吡唑醚菌酯、高效氟氯氰菊酯与乳化剂、溶剂混合溶解均匀,经高剪切乳化机剪切,在剪切过程中添加所述比例的去离子水,剪切完毕后即可制成吡唑醚菌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配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吡唑醚菌酯1%~30%、高效氟氯氰菊酯1%~30%、润湿剂1%~10%、分散剂1%~10%,余量的填料;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将所述比例的各组分原料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成吡唑醚菌酯·高效氟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配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吡唑醚菌酯1%~30%、高效氟氯氰菊酯1%~30%、润湿剂1%~10%、分散剂1%~10%、崩解剂1%~5%、黏结剂1%~5%,填料的余量;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将所述比例的各组分原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后取样分析,制成吡唑醚菌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水分散粒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配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吡唑醚菌酯1%~30%、高效氟氯氰菊酯1%~30%、润湿剂1%~10%、分散剂1%~10%、耐雨水冲刷剂1%~5%、防冻剂1%~5%、增稠剂0.1%~1%、消泡剂0.1%~0.5%、PH调节剂0.1%~0.5%,余量的去离子水;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将所述比例的各组分原料混合在一起,经砂磨机砂磨过滤后制成吡唑醚菌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配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种衣剂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吡唑醚菌酯1%~30%、高效氟氯氰菊酯1%~30%、润湿剂1%~10%、分散剂1%~10%、成膜剂1%~5%、防冻剂1%~5%、增稠剂0.1%~1%、消泡剂0.1%~0.5%、染料0.1%~0.5%,余量的去离子水;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将所述比例的各组分原料混合在一起,经砂磨机砂磨过滤后制成吡唑醚菌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种衣剂。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在防治禾谷类、果树、茶叶、蔬菜等作物上的病虫害方面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害为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黄瓜霜霉病、香蕉叶斑病、白菜炭疽病;所述的虫害为小麦蚜虫、菜青虫、小菜蛾、菜粉蝶、苹果蠹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20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