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驱动轴的长度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1077.4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4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T·斯坦;M·梅内克;H·萨兹艾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拜塞万向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3 | 分类号: | F16C3/03;F16D3/2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驱动 长度 调整 装置 | ||
用于驱动轴(1)的长度调整装置(7),其中所述长度调整装置(7)具有如下:具有第一纵向齿圈(11)的第一旋转元件(9),以及具有第二纵向齿圈(12)的第二旋转元件(10),其中所述第一纵向齿圈(11)和所述第二纵向齿圈(12)彼此啮合并可彼此轴向地移位,其中在所述第一旋转元件(9)的端部中,所述第一纵向齿圈(11)的两个纵向齿(13、13’)之间的齿隙(25)被阻塞,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纵向齿圈(12)的纵向齿(28)的径向高度相对于其余纵向齿(24)减小,使得仅在径向高度上减小的所述纵向齿(28)可以轴向地插入到被阻塞的齿隙(25)中,其中所述齿隙(25)被所述第一旋转元件(9)的锁定部分(27)阻塞,所述第一旋转元件(9)的锁定部分(27)是通过成形或材料连接停留在所述第一旋转元件(9)的孔中的销而产生的,其中所述锁定部分(27)或所述销布置在所述齿隙中或在到所述齿隙(25)的轴向延伸部分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驱动轴的长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长度调整装置具有具有第一纵向齿圈的第一旋转元件和具有第二纵向齿圈的第二旋转元件。第一纵向齿圈和第二纵向齿圈彼此啮合并可彼此轴向地移位,使得扭矩可以在两个旋转元件之间进行传递,并且相对于长度调整装置的移位是可能的。在第一旋转元件的端部中,第一纵向齿圈的两个纵向齿之间的齿隙被阻塞。此外,第二纵向齿圈的纵向齿的径向高度相对于其余纵向齿减小,使得仅在径向高度上减小的纵向齿可以轴向地插入被阻塞的齿隙。
背景技术
这样的长度调整装置从DE 1 081 286 B被知晓。为了确保在旋转元件的组装期间两个旋转元件到彼此的预定相互角度位置,在第一旋转元件的末端处安装在形成为花键轴齿圈的纵向齿圈的花键槽的花键槽中与突出部接合的嵌件。去除了第二旋转元件的纵向齿。在两个旋转元件在彼此中的组装期间、即在两个纵向齿圈进入彼此的轴向插入期间,第二旋转元件的纵向齿在具有嵌件的情况下不能插入花键槽。仅在一个角度位置中,其中具有嵌件的花键槽和第二旋转元件的去除的齿以到彼此的相同角度进行布置,旋转元件可以连接到彼此或可以插入彼此。在此情况下,嵌件形成为形成为U形并且具有经由中间件连接到彼此的的两个平行突出部的弹簧线夹。平行突出部的其中一个接合在花键槽中。另一个平行突出部插入形成为轴颈的第一旋转元件的中心孔。
不利的是,提供了可容易地移除并且因此易于松开、此外表示导致不平衡的显著额外质量的单独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驱动轴的长度调整装置,所述长度调整装置简单地构造并且引起尽可能小的不平衡。
该目的通过上述的长度调整装置来满足,其中所述齿隙被第一旋转元件的锁定部分阻塞,第一旋转元件的锁定部分是通过成形或通过材料连接停留在第一旋转元件的孔中的销而产生的,其中锁定部分或销布置在齿隙中或在到齿隙的轴向延伸部分中。
如果锁定元件通过成形而产生,没有额外的质量添加到第一旋转元件,这对不平衡有有利影响。当提供籍由材料连接连接到第一旋转元件的锁定元件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仅应用非常小的额外质量。具有停留在第一旋转元件的孔中的销的方案还导致小的额外质量,当通过将孔形成到第一旋转元件内时,最初去除了再次用销来代替的质量,并且当销突出地形成时,仅添加了小的额外质量。
此外,非常简单的措施是确保只在一个角度位置中的组装,其中即使当提供了单独元件时,也确保防止损失的保护。
关于其径向高度减小的纵向齿可以跨过其总径向高度减小,使得纵向齿不再存在或可以在径向高度上仅部分地减小、即缩短。
在此情况下,第二齿圈的减小的纵向齿可以形成为使得在第一纵向齿圈与第二纵向齿圈之间的扭矩传递期间,齿隙与纵向齿的其中一个抵靠,形成锁定的齿隙。因此,减小的纵向齿参与扭矩传递,这导致纵向齿沿着周向的更不平衡的负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拜塞万向轴有限公司,未经斯拜塞万向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10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