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横向磁通感应加热带钢横向温度均匀性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0885.9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5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波;侯晓光;张健民;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06 | 分类号: | H05B6/06;H05B6/40;C21D9/60;C21D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叶知行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横向 感应 加热 带钢 温度 均匀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提高横向磁通感应加热带钢横向温度均匀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框架、平面电磁感应器、屏蔽罩、多组磁极,
所述框架包括上部框架(10)和下部框架,上部框架(10)和下部框架固定为一体;带钢从上部框架(10)和下部框架之间穿过,并且上部框架中心线、下部框架中心线与带钢运行中心线重合;所述上部框架和安装于上部框架上的部件构成了横磁设备正面,所述下部框架和安装于下部框架上的部件构成了横磁设备反面;
所述平面电磁感应器(11)横向固定安装在上部框架(10)上;
所述磁极与平面电磁感应器相配合,磁极包括移动磁极和固定磁极,固定磁极(4)固定安装在上部框架(10)上,并且固定磁极中心线与框架中心线重合,且位于框架中部;
移动磁极经伺服电机驱动,能沿框架横向移动,即沿与框架中心线相垂直的方向移动;移动磁极包括:左边部可移动磁极(2)、左中部可移动磁极(3)、右中部可移动磁极(5)、右边部可移动磁极(6),移动磁极设置于上部框架上;
所述屏蔽罩设置于框架边部,且位于移动磁极外侧,屏蔽罩经伺服电机驱动,能沿框架横向移动;屏蔽罩包括左边部屏蔽罩(1)和右边部屏蔽罩(7),屏蔽罩设置于上部框架上;
所述平面电磁感应器、固定磁极、移动磁极和屏蔽罩也设置于下部框架上,并且分别与设置于上部框架上的平面电磁感应器、固定磁极、移动磁极和屏蔽罩呈镜像布置;
所述装置在带钢运行方向的出口处,还配置有扫描式温度仪(20),扫描式温度仪输出接控制器,控制器输出控制伺服电机,从而带动移动磁极和屏蔽罩横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横向磁通感应加热带钢横向温度均匀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设置于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上的左中部可移动磁极(3)和右中部可移动磁极(5)由第四伺服电机控制,所述设置于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上的左边部可移动磁极(2)和右边部可移动磁极(6)由第三伺服电机控制,所述设置于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上的左边部屏蔽罩(1)由第一伺服电机控制,所述设置于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上的右边部屏蔽罩(7)由第二伺服电机控制。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提高横向磁通感应加热带钢横向温度均匀性方法,其特征是:
第一、过程机根据“钢种×厚度等级×宽度等级”对带钢进行分层,建立各个层别带钢加热时的屏蔽罩、边部磁极、中部磁极位置表;生产启动后,下发设定第一块带钢加热时各个设备的初始位置;
第二、PLC控制系统接收到设定值后,将横磁设备的各个磁极和屏蔽罩移动到给定位置;带钢开始以给定速度运行,平面电磁感应器通电启动,开始加热;
第三、当带钢出横磁设备到达扫描式温度仪后,PLC采集扫描式温度仪A路原始数据并进行如下处理:
(1)扫描式温度仪位于横磁设备出口处正上方,与带钢表面的距离为L,扫描角度为B°,则每两条扫描线之间的宽度LNW为:
(2)根据扫描式温度仪检测的左边部位置LEP和右边部位置REP,计算扫描仪检测到的带钢宽度,并与带钢实际宽度W进行比较,偏差小于一定比例Padmit时,则认为测量有效,具体如下式所示:
(3)当判断测量数据有效后,将带钢横向全长共划分为7个区域,分别为左边沿区域(LEP--a1)、左边部区域(a1—a2)、左中部区域(a2—c1)、中部的固定区域(c1—c2)、右中部区域(c2—a3)、右边部区域(a3—a4)、右边沿区域(a4--REP),并且左边沿区域、左边部区域、左中部区域分别与右边沿区域、右边部区域、右中部区域呈轴对称分布状;
第四、带钢横向温度均匀性反馈控制:
(1)带钢边沿区域均匀性温度控制:带钢边沿区域分为带钢左边沿和右边沿区域;
带钢左边沿区域(LEP--a1)的温度控制为:首先计算去除带钢两侧边沿的横向温度平均值Tmean,然后将左边沿平均温度Tleft_edge与Tmean比较得到温度偏差值△T1,再经过死区环节处理后,得到△T1′,死区阈值为Tdead1,取值范围为0~2℃;则左屏蔽罩位置调节量△Pleft_edge计算如下:
式中,Ktotal1为总增益,
KP1为比例系数,
KI1为积分系数,
△T1′为温度偏差值;
左屏蔽罩位置调节量△Pleft_edge在送给左屏蔽罩电机之前要经过限幅处理,限幅Lim1取值为:
Lim1=k1×Sleft_edge (4)
式中,k1取值为0~0.2,
Sleft_edge为左屏蔽罩电机的最大运行范围;
带钢右边沿区域(a4--REP)的温度控制方式与带钢左边沿区域(LEP--a1)的温度控制方式相同;
(2)带钢边部区域温度均匀性控制:带钢边部区域分为带钢左边部区域和带钢右边部区域,左边部区域和右边部区域的中点分别为b1和b4,左边部区域和右边部区域的外侧分别为a1-b1、b4-a4,左边部区域和右边部区域的内侧分别为b1-a2、a3-b4;
带钢左边部区域(a1—a2)的温度控制为:左边部区域外侧a1-b1的平均温度为Tside_outer,左边部区域内侧b1-a2的平均温度为Tside_inner,将Tside_inner与Tside_outer比较,得到边部温度偏差值△T2,经过死区环节处理后,得到△T′2,死区阈值为Tdead2,取值范围为0~2℃;则边部磁极电机位置调节量△Pside计算如下:
式中,Ktotal2为总增益,
KP2为比例系数,
KI2为积分系数,
△T′2为温度偏差值;
△Pside在送给边部磁极电机之前要经过限幅处理,限幅Lim2取值为:
Lim2=k2×Sside (6)
式中,k2取值为0~0.2,Sside为边部磁极电机的最大运行范围;
带钢右边部区域(a3—a4)的温度控制方式与带钢左边部区域(a1—a2)的温度控制方式相同;
(3)带钢左右中部区域温度均匀性控制:带钢中部区域分为带钢左中部区域和带钢右中部区域,左中部区域和右中部区域的中点分别为b2和b3,左中部区域和右中部区域的外侧分别为a2-b2、b3-a3,左中部区域和右中部区域的内侧分别为b2-c1、c2-b3;
带钢左中部区域(a2—c1)的温度控制为:左中部区域外侧a2-b2的平均温度为Tmid_outer,左中部区域内侧b2-c1的平均温度为Tmid_inner,将Tmid_inner与Tmid_outer比较,得到中部温度偏差值△T3,经过死区环节处理后,得到△T′3,死区阈值为Tdead3,取值范围为0~2℃;则中部磁极电机位置调节量△Pmid计算如下:
式中,Ktotal3为总增益,
KP3为比例系数,
KI3为积分系数,
△T′3为温度偏差值;
△Pmid在送给边部磁极电机之前要经过限幅处理,限幅Lim3取值为:
Lim3=k3×Smid (8)
式中,k3取值为0~0.2,Smid为边部磁极电机的最大运行范围;
带钢右中部区域(c2—a3)的温度控制方式与带钢左中部区域(a2—c1)的温度控制方式相同;
(4)带钢中部的固定区域(c1—c2)的磁极为固定磁极,位置保持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08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热器铠装电热管
- 下一篇:电磁加热系统及其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