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碳捕获系统和操作二氧化碳捕获系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9934.7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3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己思人;宇田津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C01B32/5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家新;蔡洪贵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捕获 系统 操作 方法 | ||
一种二氧化碳捕获系统包括第一捕获系统和第二捕获系统。第一捕获系统包括使得包含在燃烧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在第一吸收液中的第一吸收器。第二捕获系统使得包含在燃烧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在第二吸收液中。第二富液在比第一富液低的温度下释放二氧化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涉及从燃烧废气捕获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捕获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化石燃料燃烧过后生成的燃烧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全球变暖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国家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来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直在推进对于二氧化碳捕获系统的研究,所述二氧化碳捕获系统在热电厂或消耗大量化石燃料的地方和其他设施处防止包含在化石燃料燃烧过后生成的燃烧废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这样的二氧化碳捕获系统在使燃烧废气与胺吸收液体接触之后,将二氧化碳与燃烧废气分离并且捕获分离的二氧化碳。
具体地,所述二氧化碳捕获系统包括吸收器和汽提器。如日本专利特开2004-323339号公报公开的,所述吸收器使得包含在燃烧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在胺吸收液体中。所述汽提器加热包含吸收的二氧化碳并从吸收器供应的吸收液体(富液),使得二氧化碳从富液被释放,并且再生吸收液。所述汽提器联接到被配置为供应加热源的再沸器,并且所述富液在汽提器内被加热。在汽提器中再生的吸收液(贫液)被供应到吸收器。吸收液体在系统内环流。
如上所述,汽提器加热吸收液(富液)以释放二氧化碳。一般地,汽提器加热富液的温度越高,二氧化碳释放越多。然而,提高富液的温度在再沸器处可需要多得多的热量,这导致再生富液需要的总回收能的增加。特别是,在较大型的二氧化碳捕获系统中,可能增加需要的回收能的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二氧化碳捕获系统和操作高效地从燃烧废气捕获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捕获系统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二氧化碳捕获系统包括第一捕获系统和第二捕获系统。第一捕获系统使得包含在燃烧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在第一吸收液中。第二捕获系统使得包含在燃烧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在第二吸收液中。第二富液在比第一富液低的温度下释放二氧化碳。
应当要理解,如所申明,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具体描述都是示例性并且仅是示例性的而不限制实施例。
附图说明
结合在说明书中并且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意了众多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对其的描述一起,用于解释实施例的原理。
图1是二氧化碳捕获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二氧化碳捕获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替代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二氧化碳捕获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二氧化碳捕获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二氧化碳捕获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二氧化碳捕获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二氧化碳捕获系统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具体参考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示意于附图中。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相同的参考标号将在前后附图中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二氧化碳捕获系统1的示意图,二氧化碳捕获系统1包括第一捕获系统1a和第二捕获系统1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99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