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滴和纳米荧光探针的胞内蛋白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9908.4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6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黎海文;蒋克明;周武平;刘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纳米 荧光 探针 蛋白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滴和纳米荧光探针的胞内蛋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制备纳米荧光探针复合物;
2)将待测细胞悬液加入到微流控芯片的第一样品孔,将所述纳米荧光探针复合物和细胞裂解液加入到所述微流控芯片的第二样品孔,将流动相加至所述微流控芯片的流动相孔,驱动待测细胞悬液、纳米荧光探针复合物、细胞裂解液和流动相进入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微流控管道,并在流体剪切力作用下生成油包水微滴,待测细胞悬液中的细胞、纳米荧光探针复合物和细胞裂解液均被包裹在微滴中,每个微滴中的细胞数量不超过1个;
3)在37℃孵育20-60min,使微滴中的细胞裂解后释放出胞内蛋白并与纳米荧光探针复合物结合;
4)采用数字PCR系统或荧光拍照检测微滴的荧光强度,从而测出胞内蛋白的含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滴和纳米荧光探针的胞内蛋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荧光探针复合物包括有:纳米金颗粒、与靶蛋白产生特异性结合的靶向识别DNA链以及与该靶向识别DNA链杂交互补的荧光探针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滴和纳米荧光探针的胞内蛋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颗粒表面经巯基化处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滴和纳米荧光探针的胞内蛋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颗粒的粒径为5-3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滴和纳米荧光探针的胞内蛋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相选自氟化油、石蜡油、矿物油或其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滴和纳米荧光探针的胞内蛋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细胞悬液中还添加有Percoll分离液或Ficoll分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99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