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摩托车暖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6388.1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3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高家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登冠新能源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9/015 | 分类号: | A41D19/01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龙成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44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2362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摩托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骑车时所用的暖手手套,具体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暖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托车、电动车的车把手套,手套侧面设有拇指套,同侧设有两个孔,一个车把孔,一个刹车把孔,到了下雨天,雨水会流进孔里,特别是手套口,大大的张开在那里,刚好雨水全部都下到手套里面的保暖层,而保暖层是最会吸水的,冬天又冷,保暖层浸湿后就不能佩戴了,需要晒干才可以继续使用。不下雨的时候,路上灰尘又大,而电动摩托车都是停在路边的,张开的手套口又在那里接灰尘,手套没几天就脏掉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暖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摩托车暖手装置,包括车把手套,所述的车把手套包括拇指套、车把孔和刹车把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把手套背面设有防尘防雨盖,防尘防雨盖前边沿延伸到车把手套前边、两侧边部,防尘防雨盖后边沿延伸到车把手套开口的外侧,外侧的防尘防雨盖外边沿上与车把手套开口外边沿通过设有的拉链连接,形成向内折的防尘防雨翻盖,所述的防尘防雨翻盖上还设有开口。防尘防雨盖如同手套的雨棚,防风、防雨更保暖,向内折的防尘防雨翻盖上设有开口,增加保暖性,手臂从开口伸入,热量不易散失。设置的拉链方便防尘防雨盖的拆卸和清洗。
如上所述的开口上设有弹性圈,在弹性圈的上沿设有透明遮挡帘。在手臂伸出车把手套后活动的透明遮挡帘与开口又合上,形成遮挡,避免灰尘的进入。
如上所述的车把手套内设有置物袋。
如上所述的车把手套前边的两对角上设有尼龙搭扣与防尘防雨盖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与拉链配合使用,方便防尘防雨盖的拆卸。
如上所述的透明遮挡帘采用橡胶材质。
如上所述的防尘防雨盖前端两对角上各设有固定绳。固定绳可以绑在摩托车或电动车反光镜上,防止滑落。
如上所述的车把孔和刹车把孔上设有橡胶垫圈。增加了耐磨性能,密封效果好,且防雨、防风。
如上所述的车把手套背部的防尘防雨盖上设有手套背部反光层。
如上所述的车把手套前侧外边沿弯角位置设置有手套前部反光层。手套前部反光层和手套背部反光层由反光布或反光合成革制成,如同汽车的视宽灯一样,在夜间可以发光,起到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
本发明有益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防雨、防尘功能的车把手套,在车把手套上又加上了防尘及防雨盖,就好像雨棚一样,防尘防雨盖前端可以盖住两个把手孔,并用固定绳在反光镜支架上,拉链和尼龙搭扣的设置了方便防尘防雨盖的拆卸和清洗,形成的向内折的防尘防雨翻盖可随时盖住手套口,上面设有的开口可直接伸入手套内,时刻有效防止灰尘和雨水,真正做到了防雨又防灰尘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动摩托车暖手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动摩托车暖手装置车把手套背部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一种电动摩托车暖手装置防尘防雨盖正视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一种电动摩托车暖手装置防尘防雨盖后视示意图。
图中标识:1-车把手套、2-车把孔、3-刹车把孔、4-防尘防雨盖、5-开口、6-拇指套、7-固定绳、8-手套前部反光层、9-手套背部反光层、10-尼龙搭扣、11-橡胶垫圈、401-防尘防雨翻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一种电动摩托车暖手装置,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电动摩托车暖手装置,包括车把手套1,所述的车把手套1包括拇指套6、车把孔2和刹车把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把手套1背面设有防尘防雨盖4,防尘防雨盖4前边沿延伸到车把手套1前边、两侧边部,防尘防雨盖4后边沿延伸到车把手套1开口的外侧,外侧的防尘防雨盖4外边沿上与车把手套1开口外边沿通过设有的拉链连接,形成向内折的防尘防雨翻盖401,所述的防尘防雨翻盖401上还设有开口5。防尘防雨盖4如同手套的雨棚,防风、防雨更保暖,向内折的防尘防雨翻盖401上设有开口5,在开口5上设有弹性圈,在弹性圈的上沿设有透明遮挡帘,增加保暖性,手臂从开口伸入,热量不易散失,在手臂伸出车把手套1后活动的透明遮挡帘与开口又合上,形成遮挡,避免灰尘的进入。设置的拉链方便防尘防雨盖的拆卸和清洗,所述的透明遮挡帘采用橡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登冠新能源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登冠新能源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63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