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4779.X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8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溯;徐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溯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冯倩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识别和书包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包主要是采用RFID等技术对包内内容物进行识别,为了能够读取包内多个射频标签,需要采用较大的发射功率,从而对内容物的射频标签进行多次扫描识别,这样就增大耗电量并缩短了续航时间,并且由于不能有效确定发起射频识别的时机,从而不能及时地对内容物进行识别,使得智能包对内容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可以有效确定发起射频识别的时机,从而提高识别准确率,有效进行内容物识别和管理。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智能识别系统,包括多个传感器、射频识别器、柔性天线和射频标签;
所述传感器,与所述射频识别器相连接,用于采集目标物体的状态信息,并发送所述状态信息给所述射频识别器,以触发所述射频识别器对所述目标物体的内容物进行识别;
所述射频识别器,与所述柔性天线相连接,用于识别多个所述内容物,通过所述柔性天线向所述射频标签发送射频识别信号,并通过所述柔性天线接收所述射频标签发送的内容物信息,从而对所述内容物信息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所述内容物信息发送给中央信息系统;
所述射频标签,与所述柔性天线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柔性天线接收所述射频识别器发送的所述射频识别信号,以及通过所述柔性天线将所述内容物信息发送给所述射频识别器。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射频识别器包括耦合器、收发器和控制器;
所述耦合器,与所述收发器相连接,用于给所述射频标签提供包含能量和时序的电磁场,以使所述射频标签在所述电磁场的作用下发送所述内容物信息;
所述收发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内容物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收发器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内容物信息进行解码,并将所述内容物信息发送给所述中央信息系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射频识别器还包括第一接口单元和第二接口单元;
所述第一接口单元,用于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传感器;
所述第二接口单元,用于连接所述收发器和所述柔性天线。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运动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物体的运动状态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传感器还包括光照传感器和磁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物体的开启状态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智能包,包括如上所述的智能识别系统,还包括包体,所述智能识别系统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内部,其中,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多个部位,柔性天线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内侧。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运动传感器集成在射频识别器上,并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内部。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包体的开口处。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光照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书包本体的开口处。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柔性天线分别设置在所述书包本体的顶部内侧、底部内侧和内侧面上。
本发明提供了智能识别系统和智能包,涉及智能识别和包技术领域,智能识别系统包括多个传感器、射频识别器、柔性天线和射频标签;传感器用于触发射频识别器对目标物体的内容物进行识别;射频识别器识别多个内容物,通过柔性天线向射频标签发送射频识别信号,并通过柔性天线接收射频标签发送的内容物信息,并对内容物信息进行解码后发送给中央信息系统;射频标签接收射频识别信号,并将内容物信息发送给射频识别器。智能包包括智能识别系统,该系统设置在包体的内部,其中,传感器设置在包体的多个部位,柔性天线设置在包体的内壁上,从而使智能包可以有效确定发起射频识别的时机,从而提高识别准确率,有效进行内容物识别和管理。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溯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溯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47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品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智能公交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