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火龙果茎腐病的药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3463.9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8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秦金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中药材科技发展协会 |
主分类号: | A01N59/06 | 分类号: | A01N59/06;A01N59/02;A01N55/02;A01N31/10;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龙果茎 防治 稀释 | ||
一种防治火龙果茎腐病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按照稀释倍数计,由下列组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火龙果茎腐病的药剂。
背景技术
火龙果又名红龙果、青龙果、吉祥果。因为火龙果外表似蛟龙外鳞而得名。它是集水果和蔬菜的优点为一身的绿色保健食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味道极佳,而且所含糖分较少、热量低,减肥瘦身效果十分理想。绝对堪称为风靡21世纪的“完美食物”。火龙果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白蛋白、维生素B族、维生素C。还富含花青素等植物化学物质。火龙果中富含丰富的钾、铁、镁等矿物质。
火龙果茎腐病,茎部组织產生黄褐色软腐或暗褐色病斑,严重则造成全茎段腐烂仅剩维管束中心柱,末期茎部表面乾枯可见其分生孢子(蔡怡芳、梁文进);从土壤处开始腐烂且向上蔓延。传播途径:自然开口或伤口為主要入侵途径,高温及雨季适合该病发生(梁文进);病源菌可直接入侵未受伤的组织,但有伤口可以加速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治火龙果茎腐病的药剂,通过清除转主寄主和铲除越冬病菌两种方法来减少火龙果茎腐病的发病率。清除转主寄主方法就是清除梨园5千米以内的所有的桧柏和龙柏,这是解决火龙果茎腐病最彻底的方法;如果梨园附近桧柏等树不能清除,则可以铲除越冬病菌,就是在桧柏或龙柏等树上喷药,喷洒的药剂包括石硫合剂或者五氯酚钠或者福美胂等。
一种防治火龙果茎腐病的药剂,按照稀释倍数计,由下列组分:
石硫合剂由生石灰,硫磺和水组成,三者最佳的比例关系为1:2:10。
本发明采用清除转主寄主的方法可以彻底的解决火龙果茎腐病的发病,采用对桧柏等寄主喷洒药物的方法可以阻断梨锈菌的传播,进而可以减少火龙果茎腐病的感染与发生,并且药物未喷洒在梨树上,也减少了对梨树的药物危害,是一种安全环保的方法,从而可以提高梨果的品质和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防治火龙果茎腐病的药剂,按照稀释倍数计,由下列组分组成,
福美胂由二甲胺与二硫化碳、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并将15%N,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与三氧化砷的氢氧化钠溶液在稀硫酸存在下反应制得。
实施例2
一种防治火龙果茎腐病的药剂,按照稀释倍数计,由下列组分组成,
福美胂由二甲胺与二硫化碳、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并将15%N,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与三氧化砷的氢氧化钠溶液在稀硫酸存在下反应制得。
实施例3
一种火龙果茎腐病的防治药剂,按照稀释倍数计,由下列组分组成,
福美胂由二甲胺与二硫化碳、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并将15%N,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与三氧化砷的氢氧化钠溶液在稀硫酸存在下反应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中药材科技发展协会,未经丹阳市中药材科技发展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34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