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蚕蛹蛋白臭味的去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2014.2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8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时庆;刘再茂;陆昌存;张同洪;梁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J1/10 | 分类号: | A23J1/1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黄桂云 |
地址: | 5471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蚕蛹 蛋白 臭味 去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蛋白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蚕蛹蛋白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蚕蛹蛋白是蚕蛹的主要成分,其富含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优质纯天然全价蛋白质。然而,由于现有蚕蛹蛋白加工方法的缺乏,其加工所得的蚕蛹蛋白产物中往往还残留有臭味,降低了蚕蛹蛋白加工产物的附加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蚕蛹蛋白臭味的去除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由于现有蚕蛹蛋白加工方法的缺乏,而导致残留有臭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以下步骤:
A. 将鲜蚕蛹在紫外线条件下,按5℃/10min~10℃/10min的速度迅速降温冷冻成块;
B.将A步骤冷冻成块的鲜蚕蛹依次进行粉碎、脱脂、蛋白提取、沉淀、脱盐工艺,得到蛋白质泥浆;
C、向B步骤所得的蛋白质泥浆加入占所述蛋白质泥浆质量0.5%~1%的红茶菌,进行发酵,然后常温干燥至含水量为1%~5%。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先在紫外线条件下,将鲜蚕蛹快速冷冻成块,然后再进行粉碎、脱脂、蛋白提取、沉淀、脱盐工艺,可以有效的使蚕蛹中的蛋白质能与其他成分如蚕蛹皮、蚕蛹芯有效的剥离出来,从而提高后续蛋白质泥浆中蛋白质的纯含量,达到初步除去蚕蛹蛋白臭味的目的。
2.本发明通过加入红茶菌并控制其产物干燥后的含水量,利用红茶菌中的含有的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等微生物以及茶多酚、茶碱等成分,不仅可以有效的抑制其他杂菌的产生而带来的臭味,还可以有效分解蛋白质中导致臭味产生的成分,从而达到进一步除去蚕蛹蛋白臭味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蚕蛹蛋白臭味的去除方法
它包括以下步骤:
A. 将鲜蚕蛹在紫外线条件下,按5℃/10min的速度迅速降温冷冻成块;
B.将A步骤冷冻成块的鲜蚕蛹依次进行粉碎、脱脂、蛋白提取、沉淀、脱盐工艺,得到蛋白质泥浆;
C、向B步骤所得的蛋白质泥浆加入占所述蛋白质泥浆质量0.5%的红茶菌,进行发酵,然后常温干燥至含水量为1%。
本实施例制得的产物蚕蛹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达到96%,且1年内常规放置不仅无蚕蛹臭味产生,还伴有红茶淡淡的清香味。
实施例2 ——蚕蛹蛋白臭味的去除方法
它包括以下步骤:
A. 将鲜蚕蛹在紫外线条件下,按10℃/10min的速度迅速降温冷冻成块;
B.将A步骤冷冻成块的鲜蚕蛹依次进行粉碎、脱脂、蛋白提取、沉淀、脱盐工艺,得到蛋白质泥浆;
C、向B步骤所得的蛋白质泥浆加入占所述蛋白质泥浆质量0.7%的红茶菌,进行发酵,然后常温干燥至含水量为5%。
本实施例制得的产物蚕蛹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达到96.5%,且1年内常规放置不仅无蚕蛹臭味产生,还伴有红茶淡淡的清香味。
实施例3 ——蚕蛹蛋白臭味的去除方法
它包括以下步骤:
A. 将鲜蚕蛹在紫外线条件下,按8℃/10min的速度迅速降温冷冻成块;
B.将A步骤冷冻成块的鲜蚕蛹依次进行粉碎、脱脂、蛋白提取、沉淀、脱盐工艺,得到蛋白质泥浆;
C、向B步骤所得的蛋白质泥浆加入占所述蛋白质泥浆质量1%的红茶菌,进行发酵,然后常温干燥至含水量为4%。
本实施例制得的产物蚕蛹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达到96%,且1年内常规放置不仅无蚕蛹臭味产生,还伴有红茶淡淡的清香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江缘茧丝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2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蛋白粉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面筋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