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吐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0305.8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9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浮贝清岳;永田雄也;宫崎将辉;相原丰;早田修平;渡边慧;谷崎菜穗;西岛浩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TOTO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5B1/18 | 分类号: | B05B1/18;B05B1/34 |
代理公司: | 11290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善来;王玉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吐水口 吐水装置 漩涡 振动发生元件 可弹性变形 卡门漩涡 软质构件 变形 供水通道 流体元件 往复振动 一体形成 冷热水 附着 水垢 吐出 传递 维护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吐水装置,在利用卡门漩涡的流体元件中,即使卡门漩涡的发生部附着了水垢的情况下,使用者也可轻松地维护。一种使冷热水一边往复振动一边吐出的吐水装置,具有吐水装置本体及振动发生元件,振动发生元件具有供水通道、漩涡生成通道和吐水口通道,吐水口通道由可弹性变形的软质构件形成,并且以使用者可以对吐水口通道进行变形操作的形式安装于吐水装置本体,漩涡生成通道由可弹性变形的软质构件形成,并且以吐水口通道的变形可以传递到该漩涡生成通道的形式,与吐水口通道一体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冷热水一边往复振动一边吐出的吐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3中,记载有利用流体元件发振现象的吐水装置。这些吐水装置无需设置可动构件即可改变吐水的喷射方向,因此具有能够以简单且紧凑的结构实现可广范围吐水的吐水装置的优点。
下述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吐水装置如图13所示,从入口孔114流入前室110内的流体,首先冲撞以岛状设置于前室110内的三角形截面障碍物116。流体一旦发生冲撞,在障碍物116的下游侧,障碍物116的上侧和下侧会交替生成卡门漩涡,形成涡街。该卡门漩涡的涡街一边发展一边到达出口112。在出口112附近,涡街的漩涡所在的一侧流速快,相反侧则流速慢。在图13所示例子中,卡门漩涡在障碍物116的上侧和下侧交替生成,由于该涡街依次到达出口112,因此上侧的流速快的状态和下侧的流速慢的状态会交替出现在出口112附近。在上侧的流速快的状态下,流速快的流体冲撞出口112上侧的壁面110a,方向被改变,从出口112喷射出的流体整体为向斜下方喷射的喷流。另一方面,在下侧的流速快的状态下,流速快的流体冲撞出口112下侧的壁面110b,从出口112喷射出朝向斜上方的喷流。通过这种状态交替重复,来自出口112的喷流一边往复振动一边喷射。根据这种方式的吐水装置,能够实现以极简单且紧凑的结构广范围吐水的吐水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0-1201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4-27598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公昭58-49300号公报
然而,在将上述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方式的吐水装置长期使用于自来水中钙成分含量较高地区时,钙成分固化而生成的水垢会附着在生成卡门漩涡的流路内壁面。这种方式的吐水装置是通过将流路的障碍物与其周围的内壁面之间的缝隙设计成规定尺寸,来生成所期待的漩涡。因此,障碍物或其周围的内壁面上一旦附着水垢,上述缝隙的尺寸会变小(不再是规定尺寸),有可能无法生成所期待的漩涡。这样,如果无法生成所期待的漩涡,吐水的振幅和振动周期等就会发生变化,出现无法实现所期待的吐水的问题。
该水垢难以仅通过水流自身的力量去除,但可以通过物理方式擦拭,或使附着水垢的壁面本身变形的方式去除。然而,由于障碍物或其周围的内壁面配置于比吐水口更靠上游侧,位于使用者的手无法到达的地方,因此难以维护。
本发明为解决该课题而进行,其目的为提供一种吐水装置,在利用卡门漩涡的流体元件中,即使卡门漩涡的发生部附着了水垢的情况下,使用者也可轻松地进行维护。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吐水装置具有吐水装置本体及安装于该吐水装置本体,使供给的冷热水一边往复振动一边吐出的振动发生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OTO株式会社,未经TOTO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03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