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处理器多路码流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9646.3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9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田泽;黎小玉;陈佳;王绮卉;曹朋朋;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0L19/00 | 分类号: | G10L19/00;H04L29/08;H04N5/76;G06F9/38;G06F12/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器 多路码流 记录 装置 | ||
1.一种双处理器多路码流记录装置,包括音视频编码模块(1)、码流输出模块(2)、码流缓存模块(3)、码流记录模块(4)、以及数据交互模块(5),其特征在于,第一处理器包括码流缓存模块(3)、码流记录模块(4),第二处理器包括音视频编码模块(1)、码流输出模块(2),第一处理器实现多路码流的缓存及记录,第二处理器实现多路音视频的编码及码流输出,两个处理器并行工作;其中音视频编码模块(1),接收外部输入的多路音视频源,进行压缩编码,形成码流,输出给码流输出模块(2);码流输出模块(2)根据码流标识将接收到的码流存储到数据交互模块(5),供码流缓存模块(3)进行缓存;码流缓存模块(3)读取数据交互模块(5)的码流数据,将其按照码流标识进行缓存,同时更新数据交互模块(5)的码流标识写指针和码流数据写指针;码流记录模块(4)将码流缓存模块(3)缓存的码流数据按照码流标识记录到对应的码流文件中,所述码流缓存模块(3)通过查询数据交互模块(5)的码流标识读指针,若码流标识读指针指示数据交互模块(5)有码流数据,读取其码流标识,判断该路码流的缓存队列是否已满,若未满,则将码流数据存储到对应的码流缓冲队列,并更新该路码流缓冲队列写计数和写指针,同时更新数据交互模块(5)码流标识读指针和码流数据读指针;若已满给出告警信息,所述码流记录模块(4)采用FAT32文件系统进行码流文件记录,不同的码流文件记录在不同的分区上,码流文件大小为500MB,码流记录模块(4)通过读取各码流对应的码流缓冲队列,判断写计数是否大于码流记录最小块,若大于码流记录最小块时,检测该路码流所在的逻辑分区是否有剩余空间,若有剩余空间,并且该路码流文件大小小于码流文件限制时,将该路码流数据记录到硬盘中,同时更新该路码流缓冲队列的读计数和读指针;若有剩余空间但是该码流文件大小大于或等于码流文件限制时,关闭该码流文件,创建新的码流记录文件,再将该路码流数据记录到硬盘中,同时更新该路码流缓冲队列的读计数和读指针;若剩余空间不足,则给出告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处理器多路码流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码流标识进行缓存的缓存块大小为记录文件系统的簇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处理器多路码流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码流标识进行缓存的缓存块大小为4KB、8KB、16K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96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