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体气溶率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8576.X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0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兰晨;王敬富;陈敬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杨明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通量 监测装置 充气系统 水体 气体流量 数学模型 求解 矫正 水体生态环境 测定系统 气体溶解 气体收集 数据通过 原始流量 通量 充气 堵塞 水面 监测 | ||
1.一种水体气溶率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水下气体通量监测装置放置在水面上;
b.打开充气系统,利用放置于水下的充气管向水下通入气体;
c.打开所述水下气体通量监测装置,将从水里逃逸的气体收集起来;
d.计算水面气泡逃逸通量:
e.计算水面气泡逃逸流量
水面气泡逃逸流量=水面气泡逃逸通量×逸出气体的水面面积
f.计算压力矫正后的气体原始流量:
g.计算气体溶解率:
所述水下气体通量监测装置包括集气装置、浮体、进气管和出水管,所述集气装置为中空结构,包括一个储存空间;
所述集气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水管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储存空间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储存空间连通;所述集气装置连接于所述浮体上,所述浮体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进气管及所述出水管贯穿所述安装孔;
所述进气管为一直管,所述进气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集气装置连接,所述进气管不同位置的通流面积一致;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件,所述第一开关件用于关闭或打开所述进气管的通道;所述出水管为L形,并设置有第二开关件,所述第二开关件用于关闭或打开所述出水管的通道;
所述水下气体通量监测装置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三开关件,所述第三开关件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进水管的通道;
所述水下气体通量监测装置还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连接;
所述集气装置、所述进气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一体成型,均是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
所述充气系统包括气体生成装置、传输管和充气管;所述气体生成装置通过所述传输管与所述充气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气溶率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为柔性管,所述导流管套设在所述出水管上;所述水下气体通量监测装置还包括紧固环,所述紧固环套设在所述导流管和所述出水管的配合段;
所述紧固环包括紧固本体和紧固装置,所述紧固本体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紧固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铰接,所述紧固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锁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气溶率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包括锁扣、锁钩和锁盖;
所述锁盖为截面为U形的冲压件,包括两个侧板;所述锁盖的一端通过侧板与所述紧固本体的第一连接端铰接,所述锁钩设置于所述紧固本体的第二连接端;
所述锁扣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连接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通过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铰接于所述锁盖的侧板中部,所述连接段可卡入所述锁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气溶率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为微孔曝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85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