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可视底水油藏物理模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8207.0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2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周代余;赵冀;范坤;杨子浩;林梅钦;董朝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洋;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水油藏 框体 隔板 渗流 压盖 物理模拟装置 多孔介质 可视面板 可视 三维 物理模拟实验 模拟井筒 上下两层 油水渗流 可视化 体内部 管柱 井网 井型 油藏 密封 铺设 研究 开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可视底水油藏物理模拟装置,该装置包括:框体、可视面板、渗流隔板、压盖,所述压盖设置在所述框体的顶端;所述框体、所述可视面板和所述压盖构成一个密封的立方体,所述渗流隔板位于所述框体内部,将所述框体分为上下两层;所述渗流隔板上部铺设粒状多孔介质;所述粒状多孔介质中设有多个用于模拟井筒的管柱。该装置能够对不同油藏厚度、不同井网井型、不同驱替方式的底水油藏进行精确的可视化物理模拟实验,从而能够利于研究人员更加准确的研究底水油藏中油水渗流规律,进而指导底水油藏的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水油藏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三维可视底水油藏物理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底水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底水逐渐推进至油层,形成底水锥进现象,导致油井过早见水、产油量骤减和含水率快速上升,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并导致水处理费用增加和开发成本升高。因此,研究底水油藏在开采过程中油水渗流规律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于底水油藏的研究手段主要是通过使用专业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实现,对于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的研究较少。实际上物理模拟实验能够在室内条件下,通过一定方法人为再现底水油藏开发的整个过程,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实际底水油藏的渗流特征。通过物理模拟实验,能够研究生产制度、油藏参数对底水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进而为制定底水油藏开发策略、不同开发阶段应对措施及稳油控水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底水油藏物理模拟实验装置的选择大都为二维平板模型,但二维平板模型在设计过程中并未考虑到与油藏原型的相似性,所模拟的底水形态与真实形态存在很大差异,从而不能准确的模拟底水油藏的渗流规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可视底水油藏物理模拟装置,从而可以准确的确定底水油藏的渗流规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可视底水油藏物理模拟装置,所述三维可视底水油藏物理模拟装置包括:框体、可视面板、渗流隔板、压盖,所述压盖设置在所述框体的顶端;所述框体、所述可视面板和所述压盖构成一个密封的立方体,所述渗流隔板位于所述框体内部,将所述框体分为上下两层;所述渗流隔板上部铺设粒状多孔介质;所述粒状多孔介质中设有多个用于模拟井筒的管柱。
可选地,所述三维可视底水油藏物理模拟装置包括:两个可视面板;所述框体包括:两个侧面和一个底面,所述两个侧面和所述底面形成两个开口;所述两个可视面板分别密封固定于所述框体的两个开口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三维可视底水油藏物理模拟装置包括:一个可视面板;所述框体包括:三个侧面和一个底面,所述三个侧面和所述底面形成一个开口;所述可视面板密封固定于所述框体的开口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框体的边框设有可放置密封橡胶圈的环槽。
可选地,所述框体的侧面设有多个与内部连通的测量孔,所述框体的底面设有多个与内部连通的底水输入孔。
可选地,所述底水输入孔用于连接储水罐。
可选地,所述测量孔用于连接压力测量装置或者饱和度测量装置。
可选地,所述压盖上方设有多个与所述框体内部连通的连接孔。
可选地,所述可视面板为有机玻璃板材质。
可选地,所述渗流隔板为布满微小钻孔的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8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