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减小水稻叶基角的复配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7578.7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尹昌喜;夏婵;钱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N43/46;A01N59/26;A01P21/00;C05G3/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减小 水稻 叶基角 复配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减小水稻叶基角(茎秆与叶片基部的夹角)的复配剂及其应用,它由一定比例的多效唑、二甲基亚砜、磷酸二氢钾、氮酮、吐温80和水组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比例称取多效唑,加二甲基亚砜溶解,把溶解液加入60‑90℃的水中,不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A;(2)按比例称取磷酸二氢钾、氮酮、吐温80,加入混合溶液A中,不断搅拌混匀,得到一种高效减小水稻叶基角的复配剂。在多效唑使用量较低的情况下,本发明所述的高效减小水稻叶基角的复配剂能显著减小水稻小苗以及水稻大苗的叶基角,显著增加水稻小苗以及水稻大苗的叶绿素含量、比叶重、产量,能实现水稻增产达8.01%~12.39%。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减小水稻叶基角的复配剂,同时涉及高效减小水稻叶基角的复配剂的制备方法,还涉及该复配剂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适用于在水稻1叶期至水稻穗子完全抽出叶鞘之后的第2天期间使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占全国粮食总产的38%。随着人口增长,中国的粮食需求将呈现持续刚性增长。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谷消费国,60%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的稳定增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耕地面积的持续减少,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己成为育种家和栽培家们最主要的议题。
改善株型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水稻叶基角是株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叶片是水稻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是籽粒灌浆物质的最主要来源,其形态对作物的光合、蒸腾与抗逆性等生理功能以及作物的生长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水稻叶基角大导致叶片披散,在大田生产中易引起群体透光率偏低、中下部叶片衰老过快,籽粒灌浆不饱满,穗基部结实较差,空壳率增高。培养叶基角小、叶片挺立的水稻株型是增加群体透光性、提高适宜叶面积指数、充分发挥中下层叶的光合潜力、实现群体高光效的关键。在群体较大的情况下,顶部叶片的叶基角与产量常表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可见,研制高效减小水稻叶基角的复配剂,对于塑造理想株型、提高群体光合效率、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经国内外检索,目前没有利用多效唑、二甲基亚砜、磷酸二氢钾、氮酮、吐温80复配使用来高效减小水稻叶基角的专利申请或文献公开。虽然有文献报道油菜素甾醇类物质合成(或信号转导)受阻的水稻突变体叶基角比正常水稻小,但这些突变体生长发育过程会受到影响、突变体产量低于正常的水稻,这些突变体无法推广使用。有报道表明油菜素甾醇类物质合成抑制剂处理能够减小水稻叶基角,但由于这些抑制剂非常昂贵,目前无法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在生产中,有使用多效唑减小水稻叶基角的报道,但效果不太理想;在多效唑使用量较大的情况下才能显著减少水稻叶基角,而多效唑大量使用会对环境带来危害。本发明在使用多效唑的同时,添加了二甲基亚砜有助于多效唑的溶解,添加了磷酸二氢钾有助于增强多效唑的功效,添加了氮酮和吐温80有助于水稻植株对多效唑的吸收;所以本发明能显著增强多效唑对水稻叶基角的调控作用,在减少多效唑使用量的前提下,仍然具有高效减小水稻叶基角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高效减小水稻叶基角的复配剂,该产品配比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效益高,具有高效减小水稻叶基角、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比叶重等多方面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高效减小水稻叶基角的复配剂的制备方法,产品成本低,方法易行,操作简便。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高效减小水稻叶基角的复配剂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与对照处理以及多效唑处理相比,该复配剂具有明显增产效果。使用本发明(一种高效减小水稻叶基角的复配剂)能使水稻增产8.01%~12.3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其技术构思是:本发明由多效唑、二甲基亚砜、磷酸二氢钾、氮酮、吐温80和水复合配置而成。在用量较低的情况,该复配剂通过高效减小水稻叶基角、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比叶重,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75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杀菌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延缓抗药性的杀菌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