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镜头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4187.X | 申请日: | 2016-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马杰;韦传冬;言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2B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阿凡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3216 | 代理人: | 朱敏,谷萍 |
地址: | 新加坡宏茂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相机、摄像机及带有摄像头的手机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人们对数码相机、摄像机及带有摄像头的手机所拍摄物体的影像品质提出更高要求,而成像镜头是影响成像品质的关键部分。在成像镜头的镜片中,镜片与镜片之间常采用坎合的组装方式,近像侧的最后一个坎合镜片的斜面会产生杂散光,并对成像镜头的成像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在相关技术中,常采用在近像侧的最后一个坎合镜片与塑胶遮光件之间增加一个冲压遮光件来消除坎合斜面产生的杂散光,但是该种方式不能完全解决坎合斜面产生的杂散光,较好的提高成像品质,且增加冲压遮光件的使用会造成增加站台的使用,并增加过多的材料成本。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成像镜头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杂散光、提高成像品质且节约成本的成像镜头。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括镜筒以及沿物侧至像侧方向设于所述镜筒内的至少一第一镜片及遮光件,所述第一镜片包括围绕光轴设置的光学部、围绕所述光学部设置的周缘部,所述第一镜片还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一上表面及与所述第一上表面相对的第一下表面,所述周缘部的第一下表面包括自所述第一镜片的边缘向着光轴水平延伸的第一水平面及自所述第一水平面向着物侧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所述遮光件包括靠近物侧的第二上表面,所述遮光件的第二上表面包括自所述遮光件边缘向着遮光件的中心轴水平延伸的且与所述第一水平面贴合的第二水平面及自所述第二水平面向着物侧方向倾斜延伸的且与所述第一斜面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斜面。
优选的,所述遮光件的第二上表面还包括自所述第二斜面向着光轴水平延伸的第三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遮光件沿物侧方向在所述第一镜片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镜片的周缘部上。
优选的,所述遮光件还包括第二下表面,所述第二下表面包括自所述遮光件的边缘向着光轴水平延伸的第四水平面及自所述第四水平面向着物侧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第三水平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遮光件为中空环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成像镜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物侧上方的至少一个第二镜片。
优选的,所述成像镜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遮光件靠近像侧下方的至少一个第三镜片。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成像镜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所述成像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于所述镜筒内的第一镜片及遮光件,所述第一镜片包括围绕光轴设置的光学部及周缘部,所述第一镜片还包括第一上表面及第一下表面,所述周缘部的下表面包括第一水平面及第一斜面,所述遮光件包括第二上表面,所述第二上表面包括自所述遮光件的边缘向着遮光件的中心轴水平延伸的且与所述第一水平面贴合的第二水平面及自所述第二水平面向着物侧方向倾斜延伸的且与所述第一斜面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斜面。从而避免了设置多余的冲压间隔件,减少了站台的使用,并减少材料成本,所述遮光件的构造,使得所述遮光件可以更好的吸收和反射所述第一斜面的杂散光,所述第一镜片的第一斜面的散射光在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多次反射,更有利于所述遮光件吸收杂散光,从而提高所述成像镜头的成像效果。
二、所述遮光件的第二上表面还包括自所述第二斜面向着光轴水平延伸的第三水平面,从而实现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三水平面更加有效地吸收所述第一斜面反射出的杂散光,更进一步的提高所述成像镜头的成像效果,同时在制程中也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成像镜头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成像镜头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1与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成像镜头的局部放大图。所述成像镜头100包括镜筒1、第一镜片3、遮光件5、第二镜片7及第三镜片9,所述第二镜片7、第一镜片3、遮光件5及所述第三镜片9沿物侧至像侧方向依次叠设与所述镜筒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41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门铃(DFR‑13)
- 下一篇:电子门铃(DFR‑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