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秸秆还田粉碎制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1166.2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7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鸿;张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恒远工程建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1/00 | 分类号: | C05F11/00;C05G5/14;A01F29/04;A01F2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还田 粉碎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还田粉碎制饼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的秸秆粉碎单元、泥料送料单元、秸秆挤压制饼单元、设置在机架外部的传动机构。本发明利用秸秆粉碎单元将秸秆粉碎,粉碎后的秸秆与混有秸秆腐熟剂的松散泥土混合,通过秸秆挤压制饼机构,挤压成细小含有腐熟剂的秸秆饼直接还入田中,使秸秆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为有机肥,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水、吸水、黏接、透气、保温等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使大量废弃的秸秆直接变废为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秸秆还田粉碎制饼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还田具有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及增加氮、磷、钾等含量的作用,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是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通过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优点。秸秆还田的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是促进农业稳产、高产、高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并非易事,若方法不当,往往造成不良的后果,如将秸秆直接粉碎后返田,由于秸秆蓬松,浅埋后不仅造成土壤保墒效果差,种子颗粒在其中出牙率低,造成农田缺苗、干苗现象,再者成片秸秆堆积在土壤内,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现象。只有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秸秆还田的机械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秸秆还田粉碎制饼装置,能够加速秸秆腐烂分解,使秸秆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秸秆还田粉碎制饼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内的秸秆粉碎单元、泥料送料单元、秸秆挤压制饼单元、设置在机架外部的传动机构,秸秆粉碎单元与泥料送料单元的位置相邻,均位于秸秆挤压制饼单元的上方。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秸秆粉碎单元用于粉碎秸秆,其包括集料斗、布置在集料斗内壁上的切割立砧板、位于集料斗底部的第一传动轴、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的多组切割刀片,集料斗的出料口位于秸秆挤压制饼单元内的上部。
进一步的,切割立砧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沟槽,切割刀片的两侧面与第一沟槽边缘形成剪切面,在切割刀片转动时将秸秆粉碎。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泥料送料单元用于输送泥料,其包括泥料斗、设置在泥料斗中部的第二传动轴、安装在第二传动轴上的拨料器,泥料斗的出料口位于秸秆挤压制饼单元内的上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秸秆挤压制饼单元包括一对相向转动的挤压滚轮,挤压滚轮均安装在挤压滚轮轴上。
进一步的,挤压滚轮的外表面轴向设置多道第二沟槽,相邻两个第二沟槽形成凸棱。在两挤压滚轮相向转动的过程中,两挤压滚轮上相邻的凸棱与第二沟槽形成泥饼挤压空间,挤压物料形成秸秆泥饼。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位于第一传动轴轴端的第一传动轴带轮及第二传动轴带轮、位于第二传动轴轴端的拨料器带轮、拨料器传动皮带、挤压滚轮传动皮带、位于挤压滚轮轴轴端的第一联动齿轮、第二联动齿轮、挤压轮带轮,第一传动轮带轮与拨料器带轮通过拨料器传动皮带连接,挤压轮带轮位于其中一个挤压滚轮轴的轴端,挤压轮带轮与第二传动轴带轮通过挤压滚轮传动皮带连接,第一联动齿轮与第二联动齿轮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泥料送料单元中的泥料包括腐熟剂、泥土,该泥料与粉碎的秸秆混合后能够加速秸秆的腐烂分解。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切割刀片与第一传动轴的轴向方向有20—30°的夹角,利于秸秆被连续切割与供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恒远工程建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北恒远工程建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11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