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光‑臭氧协同氧化催化材料及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0697.X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2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英文;周楠楠;祝社民;沈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34 | 分类号: | B01J23/34;C02F1/32;C02F1/72;C02F1/7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光 臭氧 协同 氧化 催化 材料 制备 应用 | ||
1.一种紫外光-臭氧协同氧化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负载活性炭的锰砂颗粒为基本骨架;以混合金属氧化物作为活性组分负载在基本骨架的最外层;其中,基本骨架上活性炭负载量为基本骨架比表面积达到3000m2/g~4000m2/g;混合金属氧化物中的主要活性组分为TiO2,助活性组分为碱土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分总负载量为基本骨架质量的1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臭氧协同氧化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催化材料的粒径为0.225mm~0.5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臭氧协同氧化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锰砂颗粒是天然锰矿砂;其粒径为0.150mm~0.300mm;所述的活性炭是粉末状果壳活性炭,其碘值为1200mg/g~1500mg/g的,其粒径为0.075mm~0.1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臭氧协同氧化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土金属氧化物为CaO和MgO,其质量比CaO:MgO为(1~5):1;助活性组分碱土金属氧化物的负载质量占主要活性组分TiO2负载质量的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臭氧协同氧化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负载的混合金属氧化物结构均为钙钛矿型。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臭氧协同氧化催化材料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取天然锰矿砂在自来水下冲洗,在酸溶液中煮沸,过滤,自来水冲洗至中性,干燥;
(2)将果壳活性炭粉末加入碱溶液配置成混合溶液,使活性炭在水浴中搅拌活化;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真空过滤,取出滤后的活性炭粉末,将其置于100~20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至恒重;降温后,取出活化后的果壳活性炭,待用;
(4)配制浓度为10%~20%的碱溶液,将上述活化处理后的果壳活性炭按与碱溶液质量体积比g/L为(10~20):1搅拌混匀,制成活性炭胶体溶液;
(5)将预处理后的锰砂颗粒按与活性炭胶体溶液质量体积比为(20~40):1g/L浸渍在步骤(4)得到的活性炭胶体溶液中,陈化2~3小时,后经过滤,在保护气氛下进行500~800℃高温焙烧处理2~4小时,得到锰砂-活性炭骨架结构,重复浸渍焙烧,直至该骨架结构的比表面积达到3000m2/g~4000m2/g;
(6)分别配制质量浓度为10~20g/L的二氧化钛溶液、氧化钙和氧化镁溶液;将氧化钙与氧化镁溶液以(1~5):1体积比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碱土金属氧化物溶液A;
(7)将上述TiO2溶液与混合溶液A以(1~3):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溶液B;
(8)取步骤(5)中催化材料的骨架结构按固液质量体积比为(10~20):1g/L浸渍在上述混合溶液B中,浸渍6~12小时后取出;在保护气氛下进行二次高温焙烧处理,焙烧温度为400~800℃,焙烧时间为2~4小时;重复浸渍焙烧,直至总金属氧化物负载质量为负载前锰砂-活性炭骨架质量的10%~30%;得紫外光-臭氧协同氧化催化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酸溶液为质量浓度为10%~20%的硝酸溶液;锰砂颗粒与酸溶液的固液体积比为(20~40):1g/L;煮沸时间为1~2小时;于鼓风干燥箱中的干燥温度为100℃~200℃,干燥时间为1~2小时;步骤(2)中碱溶液为质量浓度为10%~50%的氢氧化钠溶液;粉末活性炭与碱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20~50):1g/L;水浴活化温度为80~100℃,活化时间为6~12小时,搅拌转速为400~80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和(8)中所述的保护气氛为氦气。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臭氧协同氧化催化材料在微污染原水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具体步骤为:
(1)取COD含量在50~1000mg/L的微污染原水,将紫外光-臭氧协同氧化催化材料按其质量与废水体积比为(10~50):1g/L投入将要处理的废水中,将PH调至5~7范围内,同时辅以100W-300W高压紫外汞灯照射;
(2)将吸附饱和后的复合材料过滤后继续辅以100W-300W高压紫外光照射,使表面污染物降解,再重新投入废水处理体系中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06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