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两种电力线信道模型的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0369.X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3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君中;欧阳利剑;张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391 | 分类号: | H04B17/391;H04B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电力线 信道 模型 建模 方法 | ||
1.一种结合两种电力线信道模型的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多个影响电力线信道的参数,所述多个影响电力线信道的参数包括电力线长度、电力线分支数、分支长度、负载阻抗特性、电力线类型、电力线噪声强度;
根据所述多个影响电力线信道的参数分别建立两种信道模型,所述两种信道模型为基于参数匹配的电力线信道模型和基于传输线理论的电力线信道模型,比较不同环境下所述两种信道模型建模方法的复杂度、模型运行时间和建模精度,选择适合特定环境下的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参数匹配的电力线信道模型是自顶向下的信道模型,其用于根据信道传输函数,通过参数拟合获得信道模型,其中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衰减与频率大小和传输距离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越大、所述传输距离越长,则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衰减越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传输函数为:
其中,N为路径总数;i为路径标号;gi为路径i的加权系数;a0、a1为衰减系数;k为衰减指数,0.5<k<1;di为路径i的长度;τi为路径i的时延,f为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传输线理论的电力线信道模型是自底向上的信道模型,其用于根据已知的网络拓扑结构,采用传输矩阵或散射矩阵描述信道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03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