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OFDM的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物理层信号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8977.7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3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龙;刘宣;唐悦;章欣;赵兵;闫梓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1/00;H04B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ofdm 宽带 电力线 载波通信 物理层 信号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OFDM的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物理层发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链路层的数据,将所述数据分为帧控制数据和载荷数据;
分别对所述帧控制数据和载荷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将信道编码后的帧控制数据和载荷数据分别进行星座图映射,并调制到子载波上;
对经过星座图映射的帧控制数据和载荷数据加入相位旋转因子,然后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并分别进行功率控制,生成时域帧控制符号和时域载荷符号;
对所述时域帧控制符号和时域载荷符号加入不同长度的循环前缀,并加时域前导符号后再进行加窗处理,生成物理层发射信号;
对帧控制数据及载荷数据添加循环前缀,生成OFDM符号,其中帧控制数据及载荷数据的OFDM符号时域点数为1024,时间为40.96μs;滚降间隔为124点,时间为4.96μs;帧控制数据的保护间隔为458点,时间为18.32μs;载荷数据第一个和第二个符号的保护间隔为458点,时间为18.32μs;载荷数据第三个符号之后的保护间隔为264点,时间为10.8μ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OFDM的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物理层发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帧控制数据和载荷数据进行的信道编码包括:
分别对帧控制数据和载荷数据进行Turbo编码;
分别对经过Turbo编码的帧控制数据和载荷数据进行信道交织;
分别对经过信道交织的帧控制数据和载荷数据进行分集拷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OFDM的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物理层发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载荷数据进行Turbo编码前,还包括:对所述载荷数据进行加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OFDM的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物理层发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帧控制数据进行Turbo编码包括:
对所述帧控制数据分别使用第一分量编码器和第二分量编码器进行编码,其中,所述第二分量编码器的输入信号先经过Turbo交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OFDM的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物理层发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urbo交织按照双比特为单位进行交织,交织长度等于原始数据块长度的双比特数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OFDM的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物理层发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经过Turbo编码的帧控制数据进行信道交织时,将所述帧控制数据的信息位和校验位分开交织,其中进行信息位交织时,将校验比特按照列进行出的方式,通过读取不同行,将信息位打乱;进行校验位交织时,从偏移量地址开始读取,将校验比特按照列进行出的方式,通过读取不同行,将信息位打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OFDM的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物理层发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别对所述帧控制数据的信息位和校验位交织后,再在所述信息位和校验位之间进行交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89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行参考符号的传输方法、系统和用户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带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