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8924.5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9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丁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邓猛烈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生成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强,版本更替越来越快,自动化测试作为软件测试的一个重要一环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逐渐形成一股在测试行业中的风潮,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在他们的测试计划中加入了自动化测试的时间表,而对于测试人员,是否具备一种或者多种自动化测试能力也逐渐的成为晋升和评判的重要评判依据。
自动化工具的开发如图1所示,有如下的流程:在文档接收阶段进行需求接收的工作,并进行设计,产生设计文档。在代码编译和控制阶段进行自动化工具的开发工作,产生自动化脚本及用户指导手册,在代码走查阶段进行自动化工具的测试,输出测试结果,最后在代码提交阶段,将修改后的bug代码合并,形成最终的自动化工具,完成需求。
目前自动化工具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是需要测试人员同时具备编码能力的,但在我国,自动化测试还处于一个蹒跚学步的时期,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对语言的掌握普遍偏低,选择测试工作的从业者往往是因为不懂代码,无法承担开发工作才退而求其次,因此传统的自动化测试存在开发人员不懂业务,使用人员不懂代码的尴尬问题,测试用例稍有变动就需要开发人员修改代码,加大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使得自动化测试实际用起来并不高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在进行测试时,测试用例需要重新编写代码,导致测试低效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根据测试计划制定的测试用例所需的RA(Reusable Action,可重用行为)列表;
接收用户指定的所述RA列表中的RA对应的代码的路径;
根据所述路径,获取所述RA列表中的RA对应的代码;
根据所述RA列表,将所述RA对应的代码拼装为所述测试用例。
进一步的,在将所述RA对应的代码拼装为所述测试用例之后,还包括:
接收用户创建的由至少一个所述测试用例组成的测试用例集。
进一步的,在接收用户创建的由至少一个所述测试用例组成的测试用例集之后,还包括:
接收用户设定的至少一个所述测试用例集的执行时间;
按照所述执行时间,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测试用例集。
进一步的,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测试用例集之后,还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的查看测试结果的指令时,显示执行所述测试用例集得到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的,该方法还包括:
记录在所述测试用例集的执行过程中的日志文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用例的生成装置,该装置包括:
RA列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根据测试计划制定的测试用例所需的RA列表;
路径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指定的所述RA列表中的RA对应的代码的路径;
代码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径,获取所述RA列表中的RA对应的代码;
测试用例拼装模块,用于根据所述RA列表,将所述RA对应的代码拼装为所述测试用例。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
测试用例集接收模块,用于在将所述RA对应的代码拼装为所述测试用例之后,接收用户创建的由至少一个所述测试用例组成的测试用例集。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
执行时间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用户创建的由至少一个所述测试用例组成的测试用例集之后,接收用户设定的至少一个所述测试用例集的执行时间;
测试用例集执行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执行时间,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测试用例集。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
测试结果显示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测试用例集之后,在接收到用户的查看测试结果的指令时,显示执行所述测试用例集得到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
日志文件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在所述测试用例集的执行过程中的日志文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根据测试计划制定的测试用例所需的可重用行为RA列表,根据用户指定的所述RA列表中的RA对应的代码的路径,获取所述RA列表中的RA对应的代码,根据所述RA列表,将所述RA对应的代码拼装为所述测试用例,实现了根据RA对应的代码进行测试用例的灵活拼装,完成自动化测试,简化测试流程,提高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8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存泄漏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椅子(CY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