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探空仪及探空仪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8807.9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7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陶海军;刘航;张杰;杨静;陈卫国;王积忠;周建平;卢松升;张雪华;吴晓云;吴硕;房施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W1/08 | 分类号: | G01W1/08;G08C17/02;G09B9/5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探空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探测系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探空仪。
背景技术
气象雷达探测系统使用数字探空仪作为高空气象探测器材,实时探测地面至空中30公里范围内的大气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向和风速。探测过程与操作流程复杂,气象站培养一名技能熟练操作手需要较长的训练周期,施放较多探空仪组织培训。经过普遍调研,使用单位一致反映直接使用实装探空仪进行日常高空气象探测训练,存在着训练成本高,浪费训练资源和训练效益不高等问题:
实装探空仪是一次性使用的高空气象探测器材。每个售价在一千元左右,同时该设备属于精密仪器,掉地后不能再次使用。相关单位反映,如果需要频繁进行日常气象探测,仅探空仪一项,每年就需要大量经费支持,严重浪费物力、财力。
由于探测成本高,使用经费难以支撑,购买探空仪数量有限,极大地限制了高空气象日常探测频次,严重影响探测人员训练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探测成本低,不受购买数量限制,能够很好的达到探测人员训练效果的模拟探空仪。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模拟探空仪,包括高空气象探测数据生成器模块、接口电路模块、A/D转换模块、无线电信号发射模块、给无线电信号发射模块供电的探空仪电池,高空气象探测数据生成器模块、接口电路模块、A/D转换模块、无线电信号发射模块依次相连;
其中,高空气象数据生成器电路模块由一阶RC响应电路、模拟函数乘法器组成,A/D转换模块由A/D转换器、微控制器组成,所述模拟乘法器根据传感器的数量选择,模拟乘法器连接到一阶RC响应电路,每个模拟乘法器通过一个采样/保持电路连接到多路开关,多路开关的输出端连接到A/D转换模块的A/D转换器,A/D转换器连接到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输出高空气象数字信号。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采样/保持电路采用集成芯片LF398,多路开关选用8通道模拟多路开关CD4051,A/D转换器采用AD574,微控制器选用普通型单片机Intel公司的8051。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模拟探空仪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模拟探空仪施放升空的同时,一阶RC零状态响应电路开始工作,并向模拟乘法器输出随模拟探测时间变化的电压信号,温、湿、压模拟乘法器产生与温、湿、压传感器模块实际探测时输出电压变化规律相一致的变化电压,这些变化值通过A/D转换模块转化成不同的二进制数据,同时将这些“探测”到的气象信息,调制到无线电数据发射模块上,使其产生不同的工作状态,向地面雷达发射温、湿、压无线电二进制代码和测距应答脉冲,地面雷达设备接收到无线电信号,解调、还原为“探测”信息,再传输给地面气象数据处理设备,“探测”信号经过数据计算处理后,实时显示为高空气象参数,并可以在气象数据编制模块中生成气象数据,从而完成地面至空中30公里垂直高度范围内的大气综合日常气象“探测”。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温、湿、压模拟乘法器产生与温、湿、压传感器模块实际探测时输出电压变化规律相一致的变化电压,是基于温、湿、压探测数据简化数学模型,高空气象探测数据简化数学模型的实质,是高空气象探测数据生成器模块的输出电压随探测时间变化的函数。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模拟探测仪的探测的范围为0~30公里,首先将30公里以下的大气分为对流层和同温层,根据气温随高度分布标准定律可计算出对流层的高度为10.65km,0~30公里的大气层温、湿、压随高度变化规律的简化数学模型如下:
(1)温度随探测时间变化规律的简化数学模型
(2)湿度随探测时间变化规律的简化数学模型
(3)气压随探测时间变化规律的简化数学模型
P=1112.8exp(-0.0469·t) (0min≤t≤85min) (式4.13)
输出电压随温度变化规律的简化数学模型可拟合为:
UT=-0.07T+5 (-70℃≤T≤+50℃) (式4.14)
输出电压随湿度变化规律的简化数学模型可拟合为:
输出电压随气压变化规律的简化数学模型可拟合为:
UP=-0.005P+9.5 (0hPa≤P≤1060hPa) (式4.16)。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在所述0~30公里温、湿、压变化规律的简化数学模型和温、湿、压传感器模块测试及其简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温、湿、压高空气象探测数据简化数学模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88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