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栅极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7387.2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1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郑会龙;乔艳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刘静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栅极 驱动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栅极驱动单元,每级栅极驱动单元用于分别驱动显示面板上的一条对应的栅极线,其中每级栅极驱动单元分别包括低温稳定单元,所述低温稳定单元用于当环境温度低于第一阈值时,稳定本级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驱动信号和传递信号,所述低温稳定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元件至第十二开关元件。在此基础上,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十三开关元件至第二十八开关元件。由于增加了低温稳定单元,本发明的栅极驱动电路可在环境温度低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提升每级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驱动信号的传递信号的稳定性,保证栅极驱动电路在低温环境中仍能稳定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栅极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具备轻薄、节能、无辐射等诸多优点,因此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目前液晶显示器被广泛地应用于高清晰数字电视、台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AD)、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中。
以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液晶显示装置为例,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栅极线与多条数据线,且相邻的两条栅极线与相邻的两条数据线交叉形成一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至少包括一个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包括栅极驱动电路(gate drive circuit)和源极驱动电路(source drivecircuit)。随着生产者对液晶显示装置的低成本化追求以及制造工艺的提高,原本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以外的驱动电路集成芯片被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上成为了可能,例如,将栅极驱动集成电路设置于阵列基板(Gate IC in Array,GIA)上,从而简化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并降低生产成本。
液晶显示面板与驱动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为:栅极驱动电路通过与栅极线电性连接的上拉晶体管向栅极线送出栅极驱动信号,依序将每一行的TFT打开,然后由源极驱动电路同时将一整行的像素单元充电到各自所需的电压,以显示不同的灰阶。即首先由第一行的栅极驱动电路通过其上拉晶体管将第一行的薄膜晶体管打开,然后由源极驱动电路对第一行的像素单元进行充电。第一行的像素单元充好电时,栅极驱动电路便将该行薄膜晶体管关闭,然后第二行的栅极驱动电路通过其上拉晶体管将第二行的薄膜晶体管打开,再由源极驱动电路对第二行的像素单元进行充放电。如此依序下去,当充好了最后一行的像素单元,便又重新从第一行开始充电。
但是,对于应用于车载工控的液晶显示器来说,由于其处于温度较低的工作环境中,而过低的温度温会对TFT的开态特性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显示效果,不利于液晶显示器在车载工控领域的应用和推广,这就对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以及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其提高了在低温环境中的驱动能力,稳定性好且可靠性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级栅极驱动单元,每级栅极驱动单元用于分别驱动显示面板上的一条对应的栅极线,其中每级栅极驱动单元分别包括低温稳定单元,所述低温稳定单元用于当环境温度低于第一阈值时,稳定本级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驱动信号和传递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73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