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发票的生成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4554.8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9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天星;牛晋盛;王伟;梁吉明;张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55 | 分类号: | G06F16/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发票 生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子发票的生成方法和一种电子发票的生成系统,其中电子发票的生成方法包括:获取发票票面信息,发票票面信息包括发票明细信息;加载发票版式文件和票面所需的字体信息;根据发票明细信息和字体信息确定发票明细行数;根据发票版式文件中的明细行区域的规格参数和字体信息确定明细行区域包含的最大明细行数;判断发票明细行数是否大于最大明细行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获取销货清单模板并将发票明细信息填充至销货清单模板中,以生成电子发票。该技术方案,可以确保方便快捷地完成电子发票开具的同时,保留详细的销货清单明细信息,且可以减少人工工作量以及节约时间,尽量避免人工进行干预,从而提升企业内控和管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发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发票的生成方法和一种电子发票的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行通过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开具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84号),国家决定推行通过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开具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简称电子发票),其中,电子发票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产物,是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数据电文形式的收付款凭证。电子发票与传统发票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从传统的物理介质发展为数据电文形式,二是打破了纸质发票作为会计记账凭证的传统,可以作为会计档案电子记账形式进行保存。
而版式文件是版面呈现效果固定的电子文件格式,版式文件的呈现与设备无关,在各种设备上阅读、打印或印刷时,其版面的呈现结果都是一致的。版式文件主要应用于成文后文件的发布、传播和存档。
版式文件的特点是版面固定,电子版式文件在使用过程中,呈现效果不因软硬件环境、操作者的变化而变化,且在版式、版面、字体、字号等方面与纸质文件保持完全一致。版式文件的特点使它成为电子文档发布、数字化信息传播和存档的理想文档格式,比如越来越多的电子图书、产品说明、公司文告、网络资料、电子邮件等开始使用版式文档,在国外,Adobe(奥多比)公司的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便携式文档格式)版式文件格式目前已成为数字化信息事实上的一个工业标准。
进一步地,电子发票主要通过电子版式文件作为其传输介质,版式文件版面与原纸质发票完全一致,并增加电子签章,代替以往的物理纸质介质,从而使电子发票具有不易被伪造、被篡改且不易丢失、无损耗等诸多优点,可见,在电子发票开具过程中,版式文件的生成是电子发票开具的重要环节。
而开具电子发票生成版式文件的过程中,当发票明细行数据较少,发票版式文件预留的明细行区域能够装填下开票方的明细行数据;而当开票方发送的明细行数据过多时,由于电子发票版式文件格式为固定格式,则会超出电子发票版式文件预留的明细行区域,造成版式混乱。
在现阶段发票开具的实际操作中,遇到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有:
(1)对销货明细进行拆分,变为开具多张发票。该方法的缺点:一是造成发票票号浪费,由于目前企业开票需要去税务申请票号,票号库存消耗过快也会对企业管理和效率提升造成一定的影响;二是对于开票方报销入账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需要说明两张发票是由于一次消费发生,也会对企业内部管理效率造成一定影响。
(2)不记录销货明细,用统称记录开票数据,比如改为办公用品、食品等作为明细行数据。该方法的缺点是:无法获知销货信息的详细数据,不利于财务内控管理,当开票方财务流程如果需要销货明细,往往还需要附带购物小票或者清单的附件,核对购物小票或者清单与发票是否一致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不利于企业办公和管理效率上的提升。同时,在电子发票时代,发票开具都是在业务系统中自动根据业务凭证进行开具,尽量避免人工干预,这样就要求发票开具时能够详细记录销货原始信息。
因此,如何在确保方便快捷地完成电子发票开具的同时,保留详细的销货清单明细信息,且可以减少人工工作量以及节约时间,尽量避免人工进行干预,从而提升企业内控和管理的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4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