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加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3822.4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5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湛碧海;赵鹏;杨金桥;陆涛;汪建;赖桃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13/00;F24F6/12;F24F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93 | 代理人: | 柳兴坤;吕战竹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装置 水量监测 水箱 注水部件 加湿部件 注水 注水周期 部件监测 输出信号 水雾化 蒸发 缺水 监测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控制部、水箱、加湿部件、注水部件和水量监测部件,其中,所述加湿部件用于将所述水箱中的水雾化或蒸发,所述注水部件用于向所述水箱中注水,所述水量监测部件用于监测所述水箱中的水量,所述控制部与所述加湿部件、所述注水部件及所述水量监测部件相连;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在所述水量监测部件监测到水箱中的水量不足的情况发生后,所述控制部自动调节所述注水部件的注水时间和/或注水周期。本发明的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水量监测部件的输出信号,自动调节加湿装置的注水时间和/或注水周期,能够解决频繁出现缺水故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加湿器是由红外灯管(例如卤素灯管)照射到水面上,水受热后形成蒸汽以达到加湿目的。由于红外灯管的工作温度可达800℃左右,一旦缺水形成干烧,极易造成设备损坏甚至安全事故,所以红外加湿器的缺水保护尤为重要。
红外加湿器一般配置有熔断体等保护措施,在加湿器局部温度过高时能起到及时的保护作用。但是,仅通过熔断体等的保护功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加湿器的异常。例如,在更换熔断体后,加湿器重新进入工作,异常情况还是会照样发生,长期运行将导致加湿器频繁的报保护故障。因此,为了使加湿器能够正常地长期运行,必须为加湿器设置合理的缺水保护措施,并且从根本上解决加湿器的缺水故障(在红外加湿器中则体现为高温故障)。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加湿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之一。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加湿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控制部、水箱、加湿部件、注水部件和水量监测部件,其中,所述加湿部件用于将所述水箱中的水雾化或蒸发,所述注水部件用于向所述水箱中注水,所述水量监测部件用于监测所述水箱中的水量,所述控制部与所述加湿部件、所述注水部件及所述水量监测部件相连;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在所述水量监测部件监测到水箱中的水量不足的情况发生后,所述控制部自动调节所述注水部件的注水时间和/或注水周期。
优选地,具体包括步骤:
S10、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加湿装置按照默认的注水时间T1、注水周期T2运行;
S20、当所述水量监测部件监测到水箱中的水量不足时,所述控制部计算从上次注水完成后到本次发生水量不足前所述加湿部件的运行时间Δt,并比较Δt与默认的注水周期T2的大小关系;
S30、若Δt≤T2,则所述控制部调节T1,并将调节后的注水时间作为本次注水的注水时间,并执行步骤S40;否则,保持默认的注水时间T1不变,并返回步骤S20;
S40、所述控制部启动所述注水部件按所述本次注水的注水时间进行注水,并返回步骤S20。
优选地,步骤S20中,当所述水量监测部件监测到水箱中的水量不足时,所述控制部关闭所述加湿部件。
优选地,步骤S30中,将所述本次注水的注水时间设置为默认的注水时间。
优选地,步骤S40中,在注水完成后、或者在注水完成后的预设时间内、或者在所述水量监测部件复位后,所述控制部启动所述加湿部件。
优选地,步骤S10中,所述控制部还设置缺水保护次数N=0;
步骤S20中,当所述水量监测部件监测到水箱中的水量不足时,所述控制部重设缺水保护次数N=N+1;并且,当N≥2时,比较Δt与默认的注水周期T2的大小关系,随后执行步骤S30;当N=1时,跳过步骤S30,直接执行步骤S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38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