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荒地高产栽培刺嫩芽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22167.0 申请日: 2016-12-08
公开(公告)号: CN106688556A 公开(公告)日: 2017-05-24
发明(设计)人: 郭鹏;郝家臣;孙阳;金华;李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民族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7/04;A01G31/00;A01H4/00;A01C21/00
代理公司: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5 代理人: 胡景波
地址: 116600 辽宁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荒地 高产 栽培 嫩芽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山野菜栽培方法,具体为一种荒地高产栽培刺嫩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食品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价值,绿色食品很受人们的青睐,山野菜就是其中一类。山野菜不仅具有较高食用价值,还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价值。在我国,食用野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山野菜食品无公害、无污染、食用安全。食用山野菜作为维生素和常量或微量元素的补给源,增加营养,有益健康。

刺嫩芽是一种营养极为丰富的山野蔬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B2、维生素B1、尼克酸、维生素C、钠、钙、镁、铁、锰、锌、钡、铅、铜、磷、钴、铬、镍、硼、锶和肽等成分,食用方法多样,可以生食、炒食、酱食、做汤、做馅,或加工成不同风味的小咸菜。刺嫩芽味美香甜、清嫩醇厚、野味浓郁,是著名的山野菜,被誉为“山野菜之王”。在人们常年采集的地带,由于多年来的连续、大量、大规模掠夺式采集和破坏性滥采滥挖野菜资源现象的存在,已经导致对自然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与野菜资源的日趋枯竭,野菜资源逐渐减少、品质下降,采集的山野菜变得越来越瘦,越来越小,一些品种已濒临灭绝。同时,因为天然生产的野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采用挖掘根茎的方法繁殖种苗进行人工栽培,进一步加重了对资源的破坏。人工繁育、培植山野菜,已经成为满足人们需要和保护野菜资源的重要途径。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荒地高产栽培刺嫩芽的方法,具有扩繁速度、炼苗和移栽成活率高的特点,有助于尽快实现刺嫩芽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荒地高产栽培刺嫩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刺嫩芽的茎作为外植体,用无菌水清洗干净后,置于75vt%酒精中浸泡10秒,再用无菌水冲洗3-5次,再使用0.1vt%的升汞浸泡5min,用无菌水冲洗5次,将茎分割成2-3厘米的茎段;

(2)将步骤(1)消毒清洗后的茎段接入到芽诱导培养基中,在25℃光照培养5天,得到丛生芽;

(3)将经过步骤(2)诱导的丛生芽切下,插入分化培养基在无菌、光照下条件下培养10-12天,得到丛生芽;所述的分化培养基配方:以MS为基础培养基,添加6-苄胺基嘌呤3.5-4.0mg/L、萘乙酸0.9mg/L、琼脂15g/L、蔗糖80g/L,pH为6.72;

(4)将步骤(3)得到的丛生芽切下进行抽茎培养;抽茎生根培养基配方:以MS为基础培养基,添加6-苄胺基嘌呤5.5mg/L、萘乙酸0.3mg/L、琼脂12g/L、蔗糖28g/L,pH为4.64,在光照下培养15-20天,刺嫩芽长至5cm以上时作为组培苗进行驯化培养;

(5)将腐殖土、砂石以及锯木屑按照2:1:2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做成组培苗驯化基质备用,驯化基质厚度大于18cm,砂石颗粒大小介于0.5-1cm之间,将组培苗移栽至驯化基质上培养30天,驯化基质采用拱棚覆盖,调节拱棚内温度在25-30℃,空气湿度在20%-30%,棚内达到51%以上散射光,光照强度2500-2800lx;组培苗高度达到15cm以上时作为移栽幼苗;将移栽幼苗挖出保持细根完整,用水清洗干净根部的驯化基质,置于紫外灯下照射2-3分钟;将移栽苗根部使用含水量在60-65%之间的沙土包裹;

(6)在荒山坡地上沿等高线开垦水平沟,水平沟间行距1米,深度为10cm,将步骤(5)处理后的移栽幼苗移栽至水平沟内,将移栽幼苗的根部自然伸展置于水平沟中,用腐殖土固定,相邻移栽幼苗之间的距离为50cm;使用多菌灵的稀释液在水平沟中浇透定根水,之后,每3-5天采用喷淋法给移栽幼苗喷淋一次水;多菌灵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其有效成分为N-(2-苯骈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

(7)移栽后20天,施用水溶肥,每株施肥0.15-0.25kg,所述的水溶肥为稀释800-1000倍的高氮高钾复合肥;

(8)移栽3个月后,每月定期采用喷淋的方式喷洒营养液直至采收期,所述的营养液有以下物质组成:硫酸镁120-140mg,柠檬酸铁12-14mg,钼酸钠0.25mg,天冬酰胺0.6mg,甘油10mg,去离子水15mg。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氮高钾复合肥中氮含量≥16wt%,钾含量≥21wt%。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3)中6-苄胺基嘌呤的浓度为4.0mg/L。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7)中每株施肥0.25k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民族大学,未经大连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2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