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地铁购票支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1174.9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0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娜;占怡;张小瑞;孙伟;陈刚;舒雅;时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20/28 | 分类号: | G06Q20/28;G07B1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32241 | 代理人: | 赵赞赞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地铁 购票 支付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预先买票付款、通过扫描二维码进站的手机App,属于智能信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铁排队的问题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随着地铁数量的增加,更多的人出行选择乘坐地铁,但是由于地铁售票机数量有限,购买车票的人数众多(放假期间尤为突出),给排队购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对于第一次使用购票机的人来说,买票取票花费的时间就更多。在当前的生活节奏中,传统的买票取票凭票进站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地铁提前买票、扫描二维码进站的手机app,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购票系统、退票系统、用户管理、二维码管理这四个系统模块,用户可通过选择、输入,提前购买车票,而且可以查看当前购买同车次的人数,在采用信用度方法管理用户的基础上支持退票系统。用户通过此App大大减少了排队买票的时间,同时进站扫描手机上对应的二维码解决了人们携带车票的麻烦。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户在所述App上选择出行时间t,再进行地铁线数n、出发地a(第一站a=1,第二站a=2,以此类推第n站a=n)、目的地b(b的规则和a相同)的选择,的选择,用户确认信息完整;
步骤二:系统对信息进行判断,d为单位距离价格,T1,T2为地铁运营时间,M为用户App中的余额数,q为张数,m为车费,具体公式如下:
m=|a-b|*d*q
在t>T2或t<T1时
系统显示超出运营时间,购票失败;
在T1<t<T2的情况下,系统进行下一步操作:
若m<=M,购票系统进行扣费处理,购票成功;
若m>M,购票系统停止操作,显示余额不足,购票失败。
步骤三:用户进站时打开App中的二维码,通过扫描进站。
用户通过购票系统,二维码扫描进站,在用户已成功购买车票的基础上可使用二维码,并且用户可根据地铁票购买人数,选择是否换乘或等待下一班地铁,其中当前购买人数为p,一班地铁最大容纳人数为p0,m为弹性人数(如果当前乘车人数加上弹性人数不超过最大容纳人数时,乘客在车厢内处于舒适状态,即不拥挤),下一班地铁时间为t,当超过最大容纳限度时,系统提示,并显示下一班地铁时间,具体公式如下:
(p+m)>p0
包含退票系统:
若用户已买票,提前退票,不减少信用度,全额退款;
若用户已买票却未使用,在购买当天退票后,减少其信用度a,全额退款;若非当天退票成功后,用户减少信用度b,扣除相应的手续费用。
用户必须用身份证实名注册账户,绑定可支付费用的账号,便于其他系统的运行和退票系统中信用度管理方法的执行。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手机购买地铁票,节省了排队购票的时间;
2)利用二维码扫描进站,减少了携带车票的麻烦;
3)信用度管理方法防止出现随意购票退票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购票时间选择图;
图3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购票系统图;
图4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退票系统图;
图5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主要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图为此App的系统架构图,此App包含购票系统、退票系统、用户管理、二维码管理这四个系统模块。用户可通过选择、输入,提前购买车票,而且可以查看当前购买同车次的人数,在采用信用度方法管理用户的基础上支持退票系统。用户进站时对二维码进行扫描。下面以南京地铁3号线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用户在所述app上选择乘车时间,当选择时间满足地铁运营时间时,进行下一步操作。当选择时间t>T2或t<T1时,系统显示超出运营时间,购票失败,操作结束,若正确,进行下一步操作。当时间选择满足要求时,系统对用户所选择时段的购买人数p进行计算。一班地铁最大容纳人数为p0,m为弹性人数(如果当前乘车人数加上弹性人数不超过最大容纳人数时,乘客在车厢内处于舒适状态,即不拥挤),下一班地铁时间为t,当超过最大容纳限度时,系统提示,并显示下一班地铁时间,具体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11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用卡支付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支付位置通知方法及系统、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