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化工废水回用中反渗透产生浓盐水的组合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0857.2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8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承林;王亚旻;卫皇曌;赵颖;陈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用 组合处理工艺 反渗透单元 煤化工废水 浓缩结晶 浓盐水 除氨 催化过氧化氢 环境功能材料 无二次污染 有机化合物 操作单元 处理工艺 催化湿式 高效处理 工艺效率 过氧化氢 氧化单元 氧化技术 应用意义 耦合 反渗透 固体盐 氨氮 酚类 浓盐 水中 蒸发 污水处理 残留 污染 保证 | ||
1.一种煤化工废水回用过程中反渗透单元产生浓盐水的组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组合处理工艺包括除氨单元、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单元和浓缩结晶单元三个操作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盐水组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氨单元包括NaClO贮罐以及管道混合器;NaClO贮罐及反渗透产生的浓盐水分别与管道混合器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单元包括硫酸贮罐、pH调节罐、过氧化氢贮罐、催化反应塔和过氧化氢分解塔;所述除氨单元出水和硫酸贮罐均与pH调节罐进水口相连通;催化反应塔进水口分别与所述pH调节罐和过氧化氢贮罐相连通,同时出水口与过氧化氢分解塔相连通;
所述浓盐水浓缩结晶单元与过氧化氢分解塔出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盐水组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盐水与NaClO贮罐输出的NaClO溶液经管道混合器进行混合,处理后出水在pH调节罐中经过酸性调节,再输送至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单元,并同过氧化氢贮罐中的过氧化氢混合后进入催化反应塔底部;催化反应出水由催化反应塔顶部进入过氧化氢分解塔顶部,从分解塔底部出水,最终进入浓缩结晶单元处理后淡水进行回用或排放。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浓盐水组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煤化工废水回用过程中反渗透单元产生的浓盐水体积分数为原水的20%~30%,COD值为80~200mg/L,氨氮值为20~45mg/L,经除氨单元处理后氨氮值低于12mg/L,经CWPO工艺处理后废水COD值低于60mg/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浓盐水组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除氨单元中NaClO的浓度为10~30wt.%,ClO-/NH4+(摩尔比)=0.5~3: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浓盐水组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单元的催化反应塔中H2O2加入量为理论需要量的0.5~3.0倍,反应塔空速0.5~5.0h-1;催化反应塔中装填非均相催化剂,塔中装填A/X型非均相催化剂,其中A为活性组分,具体为Fe、Ce、Cu、Ni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X为催化剂载体,具体为活性炭、氧化铝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过氧化氢分解塔内装填锰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浓盐水组合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pH调节罐中经过酸性调节到pH为4-7,硫酸贮罐中硫酸的质量浓度为1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08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