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蚊子口器的丝素蛋白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0753.1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0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卢欣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欣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K9/00;A61K4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蚊子 口器 丝素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微针给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仿蚊子口器的丝素蛋白微针。
技术背景:
当护士举着针头贴近你的皮肤时,你是否感觉到寒毛竖立,阵阵痛感突袭而来?打一次针就痛的要命,那么天天打针呢?全球共计糖尿病患者数以亿计,其中约占10%的I型患者需终身以胰岛素注射方式进行治疗,每日2~4次,平均每年千次以上,这是什么样的痛苦!长时间在相同的部位重复扎针还会造成皮肤溃烂,对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
什么样的针扎入皮肤会不疼呢?蚊子!蚊子用口器进入人皮肤时,一般感觉不到疼痛,等你感觉到痛时,它已经吸饱鲜血了。那么为什么蚊子叮人是不痛呢?研究发现蚊子口器是长度为3毫米,外径60微米、内径30微米的一束细长针状结构,它由呈锯齿状的一对上颚、一对下颚、上下唇和舌组成。上唇是口器中最粗壮的一根,它的特点是端部尖锐,容易扎入皮肤。当蚊子探测到一个合适的吸血点后,将其口器推入皮肤。蚊子口器的尖端首先瞄准表皮。上唇从尖端中伸出,插入皮肤后,蚊子使用其具有微小锯齿形牙齿的上下颚更深入的插入皮肤组织中。
蚊子口器上唇的直径为30微米左右,针尖不到10微米,其微小结构刺破表皮到达真皮时接触的神经细胞数量很少,从而大大减小了疼痛感。也就是蚊子能够完成无痛吸血的原因。
考虑到单个蚊子口器输送药物有限,做成微针阵列,采用多针头输送系统。这样无痛刺入皮肤,药物通过极细的针头注射进入人体,但是如果一次性注射大量的药物液体,皮肤会鼓起来,还是会痛。因此考虑少量的药物,尽量不用液体。以固体形式包裹在微针中,依靠体液来溶解药物,缓慢进入皮下。
其次要解决的问题是材质。蚊子口器主要为蛋白质构成,但直接用蚊子蛋白可能会有过敏反应,其他动物、植物蛋白同样难以提纯。考虑到防止过敏以及容易提纯,可以采用丝素丝蛋白来替代蚊子蛋白。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能,适用于人工皮肤、人工眼角膜的制造等。丝素蛋白的亲水性之使其与水溶性药物亲和性良好,利于水溶性药物稳定包埋于丝素蛋白内部。蚕丝蛋白价格低,易提纯,无毒不过敏,是一种理想的基材。
在本专利申请前,中国发明专利(CN10258032A)公开了一种丝素蛋白微针系统及丝素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采用可溶的丝素蛋白固化物包裹载药丝素纳米颗粒,然后制成微针,此微针刺入皮肤后,外层的丝素蛋白固化物迅速溶解,释放出载药的纳米颗粒,达到药物释放的目的。这种方法刺入皮肤较浅,溶解的丝素蛋白可能造成异物留在皮肤中。中国发明专利(CN103260693A)公开了一种基于丝素蛋白微针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水蒸气退火、暴露于甲醇溶液中等方法对载药并成形后的丝素微针进行后处理,达到控制丝素蛋白β折叠结构的含量,从而使微针不溶于水,进一步控制药物释放的速率。但是这些不溶化处理过程可能会使药物的活性有所损失。中国发明专利(201410061578.8)公开的丝素蛋白微针及其制备中,采用超生震荡处理丝素蛋白形成具预结晶结构的溶液,形成凝胶型微针。该微针丝素分子结构致密,含大量的Silk II型结晶,β折叠的丝素蛋白结构比例较大,药物释放缓慢,没有仿生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难以获得仿生学的效果,本发明直接以蚊子口器上唇为模板,倒模制备微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仿蚊子口器的丝素蛋白微针及其制备方法,以丝素蛋白为基材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捕捉活的蚊子,切下头部放入培养皿中,用胶带固定头部,使口器贴紧培养皿底部;
(2)配置0.01%-0.1%(m/v)的聚乙烯醇溶液,冷却后加入培养皿中,溶液浸没过蚊子口器;
(3)以尖头镊子配合缝衣针分离蚊子口器,在50倍显微镜下剥除口器外部的下唇,暴露出口器上唇;
(4)取出口器上唇,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室温干燥;
(5)石蜡加热熔融,以蚊子口器上唇为模板,将其插入融化的石蜡中,等石蜡冷却后,拔出模板,获得石蜡倒模;
(6)蚕丝脱胶溶解透析后获得的丝素蛋白溶液,滴加在石蜡倒模上,抽真空促使其进入石蜡孔中;
(7)室温干燥后取出,获得丝素蛋白微针;
(8)以该微针为模板,继续制备石蜡模具,重复(5)-(7)的过程,获得单针,双针,4针,16针,32针,64针,128针,256针的多微针阵列,微针与微针的间距为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欣旸,未经卢欣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07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