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极材料碳包覆连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9066.8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6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冯绪勇;王一莎;朱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恒尼动力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4/36;B01J19/28;B01J19/00;B01F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电极 材料 碳包覆 连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极材料碳包覆连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倍率性能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从而逐渐占据了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消费市场,并且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成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首选电源体系。而锂离子电极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经过混料,搅拌,烧结,研磨多道工序,现有的技术中,是采用人工将各个工序分开操作,成本高,重复性差,从而导致下游的电池性能差异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极材料碳包覆连续装置以自动化的方式提高材料制备的可重复性,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重复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极材料碳包覆连续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和烘干烧结装置,所搅拌装置包括转盘以及设置在转盘上的呈环型分布的多个反应釜,转盘静止状态下,一个反应釜与烘干烧结装置正对,所述烘干烧结装置包括长条型的炉体以及设置在炉体内部的炉膛,所述炉膛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炉膛内设有传送带,所述炉膛内延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依次设有干燥区、高温区和冷却区。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还包括还釜体、釜盖、物料管、入水管和出料管;所述釜盖固定于釜体上,釜盖上设有电机,电机的传动轴穿过釜盖伸入到釜体内,电机的传动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入料管和水水管均设置在釜盖上,其管口朝上,所述出料管设置在釜体的侧壁上,其管口朝下。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上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炉膛的高温区设有电炉丝。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还包括有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前后两段设置在炉体内部,水管的中间段设置在炉体外部且与炉体的外壁贴合,所述水管的进水口设置在冷却区旁侧,所述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干燥区旁侧。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区内按照温度划分有多段区间。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一端设置于转盘静止状态下的一个反应釜的出料管下方,另一端向出料口方向向外伸出并且其下方设置有自动出料研磨机。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为对称式结构。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锂离子电极材料碳包覆连续装置,通过搅拌装置将物料快速搅拌,得到的混料通过传送带直接输送到烘干烧结装置进行烘干烧结,烘干烧结完成后掉落至自动出料研磨机上进行研磨,以自动化的方式提高材料制备的可重复性,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重复性差的问题,且设备生产简单,成本低,运行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搅拌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烘干烧结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搅拌装置1,转盘11,烘干烧结装置2,炉体21,水管22,传送带23,进料口2a,出料口2b,干燥区2c,高温区2d,冷却区2e,反应釜3,物料管31,入水管32,出料管33,电磁阀331,自动出料研磨机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3的一种锂离子电极材料碳包覆连续装置,包括搅拌装置1和烘干烧结装置2,所搅拌装置1包括转盘11以及设置在转盘11上的呈环型分布的多个反应釜3,转盘11静止状态下,一个反应釜3与烘干烧结装置2正对,所述烘干烧结装置2包括长条型的炉体21以及设置在炉体21内部的炉膛,所述炉膛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2a和出料口2b,所述炉膛内设有传送带23,所述炉膛内延进料口2a至出料口2b方向依次设有干燥区2c、高温区2d和冷却区2e。
所述反应釜3还包括还釜体、釜盖、物料管31、入水管32和出料管33;所述釜盖固定于釜体上,釜盖上设有电机,电机的传动轴穿过釜盖伸入到釜体内,电机的传动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入料管和水水管22均设置在釜盖上,其管口朝上,所述出料管33设置在釜体的侧壁上,其管口朝下。
所述出料管33上设有电磁阀331。
所述炉膛的高温区2d设有电炉丝。
所述炉体21还包括有有水管22,所述水管22的前后两段设置在炉体21内部,水管22的中间段设置在炉体21外部且与炉体21的外壁贴合,所述水管22的进水口设置在冷却区2e旁侧,所述水管22的出水口设置在干燥区2c旁侧。
所述高温区2d内按照温度划分有多段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恒尼动力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恒尼动力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90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