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音玻璃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7377.0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0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仲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三星精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范淑萍 |
地址: | 401532***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单元 消音 玻璃 玻璃制品 消音孔 组合体 侧壁 相邻玻璃 相邻侧壁 内开 | ||
本专利属于玻璃制品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消音玻璃制品,包括玻璃组合体,玻璃组合体包括若干个玻璃组合单元,每个玻璃组合单元由四边形的侧壁围成,相邻玻璃组合单元的相邻侧壁内开设有消音孔。本方案通过每个玻璃组合单元的侧壁进行消音,同时还通过消音孔达到消音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品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上使用的中空玻璃由两块或三块组合而成,其隔热性能比普通的平板玻璃明显提高,但不能节省材料;另外还有建筑上使用的玻璃空心砖,由于强度不够,其使用的尺寸受到限制;实心的汽车玻璃挡风玻璃也浪费材料。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0810137858.7提供了一种蜂窝复合玻璃制品及制造方法,蜂窝复合玻璃制品由玻璃凸板与玻璃凹板镶嵌构成,玻璃凸板由玻璃底板与空心玻璃组合体连成一体构成,玻璃凹板由玻璃板设置凹槽构成,玻璃凸板凸起的空心玻璃组合体嵌入玻璃凹板的凹槽中,玻璃凸板凸起的空心玻璃组合体的边缘尺寸比玻璃凹板的凹槽的边缘尺寸小。
此发明蜂窝形空心玻璃组合体具有良好的强度,以及蜂窝形空心玻璃组合体可以节省15%到35%的玻璃材料,对环保以及节能减排有着积极的意义,但该发明存在以下缺陷:玻璃凸板凸起的空心玻璃组合体为蜂窝形空心玻璃组合体,当外界的声音通过玻璃凹板时,相继穿过空心,再穿过玻璃底板进入室内,无遮挡物对声音阻隔,消音功能较差,从而形成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可阻挡声音,消音功能好,且能提高玻璃强度的玻璃制品。
本方案中的一种消音玻璃制品,包括玻璃底板,玻璃组合体和玻璃凹板,玻璃凹板由玻璃板设置凹槽构成,玻璃底板与玻璃组合体垂直连接,玻璃组合体嵌入玻璃凹板的凹槽里,玻璃组合体包括若干个玻璃组合单元,每个玻璃组合单元由四边形的侧壁围成,侧壁上涂有钠粉,相邻玻璃组合单元连接,相邻玻璃组合单元的相邻侧壁内开设有消音孔。
玻璃底板支撑玻璃组合体,玻璃组合体起消音作用,侧壁用于吸音和消音,消音孔阻碍内外声音传播。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当外界声音传播时,声音通过玻璃凹板,玻璃凹板对声音进行一部分阻挡后,声音相继通过每个玻璃组合单元的侧壁再进行一部分消音,同时声音从侧壁还进入消音孔内,消音孔壁对声音再而进行阻挡,进一步达到消音、静音的目的。
本方案的效果:1、由于玻璃组合单元由四边形的侧壁围成,增强了玻璃的结构强度,经久耐用;2、玻璃组合体垂直于玻璃底板和玻璃凹板间,当外界声音进入玻璃体内,声音通过玻璃组合体的多个侧壁的阻挡,对声音起消音作用;3、侧壁内设有消音孔,可控制声音的传播走向,阻碍内外声音的传递,进一步达到静音、消音目的;4、侧壁上涂有钠粉,玻璃制品的玻璃组合体在玻璃底板与玻璃凹板之间为真空状态,当玻璃制品发生碎裂时,即会有空气进入玻璃制品内,钠粉即被空气氧化发生反应,钠粉有白色变为暗灰色,进而人们可及时发现玻璃制品的碎裂。
进一步,侧壁由吸音材料制成。该吸音材料由废纺毡与聚氨酯泡沫复合而成,废纺毡是废旧回收纤维制成,聚氨酯泡沫为硬质聚氨酯泡沫、软质聚氨酯泡沫或废旧聚氨酯泡沫。该吸音材料具有保温、吸音、环保的特点。
进一步,消音孔包括进声道、出声道和消声道,消声道设有上、下凸起,进声道和出声道通过消声道连接。外界声音进入进声道,再通过消声道的上、下凸起,声音逐渐减弱,最后到达出声道时达到消音、静音的效果。
进一步,消声道内设有曲折形的阻音条。声音不仅在上、下凸起被阻挡,声音逐渐减弱,同时声音还在阻音条间层层被阻挡削弱,进而到达出声道时,声音已全部被消音,从而阻碍内外声音的传递,达到消音、静音的效果。
进一步,侧壁与钠粉间镀一层金属化合物薄膜。以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对于可见光有适当的透射率,对红外线有较高的反射率,对紫外线有较高吸收率,同时还可使产品呈丰富的色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三星精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三星精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73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