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促进牙本质再矿化的牙科修复材料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6165.0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0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田力丽;钟波;王秀梅;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日友好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6/033 | 分类号: | A61K6/033;A61K6/08;A61K6/00;A61K6/087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周娇娇;谭辉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钙 无定型 多肽溶液 悬浊液 牙本质 再矿化 多肽 牙科修复材料 牙本质表面 功能多肽 浓度配比 物理隔离 钙离子 有效地 矿化 涂抹 吸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促进牙本质再矿化的牙科修复材料,包括用于先后涂抹于牙本质表面的多肽溶液和纳米无定型磷酸钙悬浊液,其中多肽溶液和纳米无定型磷酸钙悬浊液在使用前是物理隔离的;所述多肽溶液中含有多肽和水,其中所述多肽具有吸附钙离子以及与I型胶原蛋白结合的功能,所述多肽的浓度为0.5~0.8mg/ml;所述纳米无定型磷酸钙悬浊液中含有纳米无定型磷酸钙和水,其中纳米无定型磷酸钙的浓度为0.2~0.3g/ml。本发明将双亲功能多肽与纳米无定型磷酸钙结合使用,并通过合适的浓度配比设置,使得纳米无定型磷酸钙能够有效地在牙本质上实现原位再矿化,且矿化程度及仿生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科领域,尤其涉及牙科领域中涉及牙本质组织脱矿后需再矿化的疾病及提高现有树脂材料的性能。
背景技术
常见的牙体组织疾病根面龋、楔状缺损、酸蚀症等,以及充填修复中的牙本质树脂粘接强度的耐久性降低问题均涉及到牙本质脱矿、胶原纤维暴露问题。通过非侵袭的治疗方法使根面龋、楔状缺损、酸蚀症等脱矿牙本质再矿化的早期干预被认为是防止及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而通过使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裸露胶原纤维再矿化,被认为有可能提高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的耐久性。
目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使根面龋等牙体组织疾病脱矿牙本质再矿化的修复材料主要是氟制剂。氟抗龋功效(阻止脱矿和促进再矿化)在牙釉质再矿化中已得到肯定,而根面龋基质中虽然无机物质为主,但还含有大量胶原蛋白和非胶原蛋白,再矿化机制与牙釉质不同,氟制剂对牙本质再矿化的效果有限,同时氟容易产生耐氟菌株和存在着一定的毒理性等缺陷,使用不当,可致人体慢性氟中毒,因此需要开发使脱矿牙本质再矿化的新的材料。目前研究认为,NCPs(non-collagenous proteins, NCPs)在牙齿发育矿化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胶原纤维蛋白作为牙本质、牙骨质主要成分为非胶原蛋白粘附提供稳定的支持,但NCPs提取昂贵,纯度有限、很难批量生产等,同时引入非胶原蛋白于胶原基材料中用于人体,势必又增加了人们对滤过性病菌和阮病毒等潜在威胁的担忧。目前采用多聚电解质(聚丙烯酸和聚乙烯膦酸、聚丙烯酸和三偏磷酸钠)、多聚氨基酸大分子来模拟NCPs的功能域来实现牙本质再矿化。但聚丙烯酸和聚乙烯膦酸等有机大分子存在着难以降解、可致免疫反应等缺陷,难以达到临床应用的要求。而模拟NCPs的功能域----多肽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通过设计其二级结构使矿物在纳米尺度上可控组装并有序生长等优点;多肽还可以通过自组装,对PH、离子浓度等外界因素产生反应等,多肽的引入可能极大的促进牙本质再矿化。但是,一方面,目前模拟非胶原蛋白诱导脱矿牙本质仿生再矿化的程度有限,多肽的设计有待改进。另一方面,现有的体外研究中,多是将脱矿的牙本质样本浸泡于含有钙、磷溶液中进行矿化,这种矿化方式并不适用于医生对患者的病牙进行治疗,也不适用于患者自己进行日常的护理,与临床实际应用相距甚远。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发模拟非胶原蛋白的多肽及符合临床应用需要的矿源基材料以使脱矿牙本质达到更好的原位再矿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促进牙本质再矿化的效果不佳且不适用于临床需求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促进牙本质再矿化的牙科修复材料及其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牙本质再矿化的牙科修复材料,包括用于先后涂抹于牙本质表面的多肽溶液和纳米无定型磷酸钙悬浊液,其中多肽溶液和纳米无定型磷酸钙悬浊液在使用前是物理隔离的;所述多肽溶液中含有多肽和水,其中所述多肽具有吸附钙离子以及与І型胶原蛋白结合的功能,所述多肽的浓度为0.5~0.8mg/ml;所述纳米无定型磷酸钙悬浊液中含有纳米无定型磷酸钙和水,其中纳米无定型磷酸钙的浓度为0.2~0.3g/ml。
优选地,所述多肽具有如SEQ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且其中的丝氨酸均经过磷酸化处理,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式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日友好医院,未经中日友好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6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