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臭氧辅助切割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6147.2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5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宇超;黄明明;陈文文;毛俊波;张修冲;何颖波;景春龙;温燕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12 | 分类号: | B23K26/12;B23K26/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57 | 代理人: | 杨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辅助 切割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片切割时的臭氧辅助切割装置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过激光切割电极片时,其基本的原理是通过激光的高功率将电极片上的部分金属材质融化形成熔渣,在电极片上激光移动的位置形成切割线,从而使电极片沿切割线位置切开,形成极耳。但是激光切割后形成的微小的熔渣会吸附于切割线附近的极耳上,在极耳通电使用的过程中,堆积的熔渣可能会造成极耳的短路,会直接影响极耳或者电池的质量或寿命,导致质量较差,寿命降低的问题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辅助切割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极耳的质量较差,寿命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公开的一种臭氧辅助切割装置,包括:
具有切割平台的密封保护装置,所述切割平台位于所述密封保护装置内;
放置于切割平台上待切割的电极片;
朝向所述电极片设置且位于所述密封保护装置内的激光加工装置;
朝向所述激光切割位置设置且位于所述密封保护装置内的臭氧发生装置;
所述激光加工装置及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均固定于所述密封保护装置的内侧上;所述激光加工装置用于产生投射至所述电极片并对电极片切割的激光束;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吹向激光切割位置的臭氧并使激光束切割后的电极片熔渣,从而防止熔渣堆积造成电极片短路。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加工装置包括:
激光发生器,所述激光发生器用于发出激光束;
反射镜组,所述反射镜组设置在所述激光束照射路径上,用于对所述激光束反射或偏转;
聚焦镜组,所述聚焦镜组用于对所述反射镜组反射或偏转的激光束聚焦,并投射至所述电极片上;
所述聚焦镜组用于将所述电极片切割并形成多个极耳。
进一步地,臭氧发生装置包括: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以及将产生的臭氧吹向所述激光切割位置的输出管;
所述输出管一端与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另一端定位于所述切割平台附近;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经所述输出管吹向激光切割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束的波长在355nm~10.6μm之间;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功率在30~1000W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臭氧产生器产生的臭氧为干燥纯净气体,从而避免所述电极片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管为氟胶管。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臭氧辅助切割方法。所述臭氧辅助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电极片的切割位置,以使激光束对准所述电极片;
步骤2:设置所述激光束加工参数;
步骤3:将输出臭氧的输出管对准所述电极片,保证臭氧经所述输出管吹向所述电极片,以使所述电极片周围形成臭氧环境;
步骤4:控制激光发生器产生所述激光束并调整所述激光束的切割轨迹,控制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并将所述臭氧吹向所述电极片;
步骤5:臭氧氧化激光切割电极片产生的金属熔渣。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激光发生器产生所述激光束时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或所述激光发生器产生所述激光束并对所述电极片切割后,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束对所述电极片采用定点切割或者飞行切割。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束经反射镜组反射,并通过聚焦镜组聚焦至所述电极片,所述反射镜组根据所述激光束对所述电极片的切割轨迹偏转,从而切割出与切割轨迹相对应形状的极耳。
本发明的臭氧辅助切割装置通过产生臭氧并将臭氧吹至激光切割位置,从而对激光束切割后的电极片熔渣氧化,从而防止了熔渣堆积造成的电极片的短路影响电极片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采用本发明的臭氧切割辅助方法生产的电极片,减小了电极片因为切割熔渣堆积造成短路的现象的发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臭氧辅助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臭氧辅助切割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6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精密对位弹簧顶针
- 下一篇:增减材复合制造中的激光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