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保健食品的番泻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5655.9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健之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番泻叶提取物 浓缩液 保健食品 除杂 制备 浓缩 冷冻干燥处理 有效成分含量 制备技术领域 生产周期 膜过滤装置 超滤处理 超声提取 工艺步骤 固体粉末 酸碱溶液 药材粉碎 有机试剂 减压 番泻叶 番泻苷 提取物 粗粉 冻干 滤膜 溶媒 细粉 能耗 药材 | ||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保健食品的番泻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粉碎:将番泻叶药材粉碎,根据提取需要可粉碎为粗粉或细粉;(2)提取:将粉碎的药材以水为溶媒进行超声提取;(3)浓缩及除杂:将滤液使用膜过滤装置浓缩并除杂,使用滤膜进行超滤处理,收集产品浓缩液;(4)干燥:将收集的产品浓缩液进行冷冻干燥处理,最后进行减压冻干即得固体粉末。该方法工艺简便,能耗低,生产周期短,成本易控制,不使用有机试剂和酸碱溶液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得到的番泻苷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副作用成分少,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保健食品的番泻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番泻叶为传统中药,是豆科草本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叶番泻Cassia acutifolia Delile的干燥小叶。中医认为本品性寒,味甘苦,归大肠经,具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的功效。近年来,被主要用于腹部及肠道各类影像检查前或手术前肠道清洁,并用于治疗便秘。分析已有的数据显示其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导泻剂,市场发展前景良好。
研究表明,番泻叶最主要成分为一类不稳定的二蒽酮类衍生物,即1941年被Stoll团队鉴定的番泻苷A、B和1965年被Lemlin及Schmid等鉴定的番泻苷C、D。此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又陆续分离及鉴定了其他新的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番泻苷A、B、C、D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其中番泻苷A、B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不同途径的降解产物大黄酸蒽酮为致泻的主要成分,研究也发现药材含有的番泻苷C代谢产生的芦荟大黄素在细胞实验中呈现遗传毒性或有引起突变的风险。
目前,番泻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多为水煎煮或醇回流热提取并经浓缩及酸碱处理或树脂柱层析,再干燥获得。上述方法均有活性成分受热及酸碱处理降解的弊端,所得的提取物中番泻苷含量低且毒性成分较高的问题。中国专利200510095338.0公开了一种采用回流热提取、酸碱处理除杂及树脂富集的方法制备番泻叶提取物,虽使得番泻苷被富集,但没有控制芦荟大黄素等产生副作用的物质。专利200610130604.3公开了一种醇提结合树脂柱层析和酸碱处理的方法,不仅可以富集番泻苷,同时控制可产生副作用的芦荟大黄素等物质的含量,较前者更进一步,但该此方法也存在操作步骤较多,可变因素较多,质量不易控制,以及存在使用有机溶剂、酸碱溶液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和使用树脂层析有残留的风险,并且还存在有效成分容易在处理过程中受热及酸碱影响产生变化进而影响使用安全性的风险。专利CN201010293147.6公开了一种番泻苷的提取方法,此方法采用调节中性放置结晶,无水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产品,而番泻叶提取部分有效成分热不稳定,采用此方法会使番泻苷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保健食品的番泻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粉碎:将番泻叶药材粉碎,根据提取需要可粉碎为粗粉或细粉;
(2)提取:将粉碎的药材加入水溶液均匀搅拌,1kg药材加入1~30L水溶液,搅拌后室温至60℃进行超声提取,提取2~3次,每次0.5~2小时,过滤、收集、合并滤液;
(3)浓缩及除杂:将滤液使用膜过滤装置浓缩并除杂,使用滤膜进行超滤处理,收集产品浓缩液;
(4)干燥:将收集的产品浓缩液进行冷冻干燥处理,最后进行减压冻干即得固体粉末。
步骤(3)所述的膜过滤装置采用1000~2500道尔顿孔径的滤膜,可使杂质透过而产品被截留。
步骤(4)浓缩方式为冷冻干燥,所述的冷冻干燥采用冰箱或低温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健之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健之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56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