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测试岩石导热系数的真三轴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0342.4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5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大伟;张旺;肖本林;张帆;周辉;张传庆;杨凡杰;卢景景;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N1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岩石 导热 系数 真三轴 试验装置 | ||
1.一种可测试岩石导热系数的真三轴试验装置,包括σ1方向加载系统、σ2方向加载系统、σ3方向加载系统;所述σ1方向加载系统包括垂直加载活塞(2)、上压头(12);所述σ2方向加载系统包括泵动加载部分(5)、手动加载部分(6);所述σ3方向加载系统包括输油管道(19);所述垂直加载活塞(2)设置于所述上压头(12)正上方,在岩石试样(15)上端设置有所述上压头(12)、下端设置有底座(3)、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水平压头(13);
所述泵动加载部分(5)右连接于左轴杆(7)左端,所述左轴杆(7)穿过围压室侧壁、且位于所述水平压头(13)侧方;所述手动加载部分(6)左连接于右轴杆(8)右端,所述右轴杆(8)穿过围压室侧壁、且位于所述水平压头(13)侧方;
所述垂直加载活塞(2)位于上座(1)内,所述垂直加载活塞(2)上部横向两端与所述上座(1)内壁滑动连接、且下部轴向向下伸出上座底端出口(11);围压室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杆连接所述上座(1)、所述底座(3),所述底座(3)设置有端口;
所述岩石试样(15)外部包裹有橡胶套(14),所述橡胶套(14)下端、上端分别套装在第一台阶(31)顶部、所述上压头(12)下方;所述橡胶套(14)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箍紧环(20);
所述输油管道(19)设置于测试空间(4)下部、且从第二台阶(32)顶部向下延伸并经90°折弯至所述第二台阶(32)外侧壁,所述输油管道(19)与液压伺服泵连接;
所述的可测试岩石导热系数的真三轴试验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制备岩石试样(15),岩石试样(15)为正方形底面的矩形体,上压头(12)正方形底面,与岩石试样(15)底面尺寸相同;分别在岩石试样(15)底部设置沿轴向向上延伸的安装孔(17),岩石试样(15)侧面贴应变片,将热探针(16)置于岩石试样(15)的中心孔(17)中,热探针(16)的数据线从扁槽(18)内引出,与侧面应变片数据线一起通过排线通道(10)与数据控制及采集系统相连;用橡胶套(14)套上岩石试样(15)及上压头(12)下端和第一台阶(31),并用箍紧环(20)卡紧;将垂直加载活塞(2)放在上座(1)内,将上座(1)连同围压室放置于底座(3)上,并用螺杆连接;左轴杆(7)、右轴杆(8)分别与σ2方向加载系统连接并穿过围压室侧壁、且位于所述水平压头(13)侧方;输油管道(19)与液压伺服泵连接,试验开始前关闭排气通道、输油通道(11);当加载水平力σ2时,先通过旋转手轮推动手动加载部分(6),使右轴杆(8)左进与水平压头(13)贴近;然后再操作泵动加载部分(5),使左进杆(7)右进与水平压头(13)贴近,对岩石试样施加水平力σ2至设定值;当加载水平力σ3时,打开排气通道(9)和输油管道(19),通过液压伺服泵向输油管道(19)输送液压油,直至液压油流出排气通道(9)时,关闭排气通道(9),加载水平力σ3至设定值;当加载轴向力σ1时,通过轴向加载系统对垂直加载活塞(2)施加使之作用在上压头(12)至设定值;当需要测定岩石试样导热系数时,停止加载,保持一定的应力状态,通过热探针(16)测试岩石试样导热系数;试验结束时,依次卸掉三相应力σ1、σ2、σ3;移开σ2方向加载系统,取出上座(1)与围压室,拆除岩石试样(15),拿出热探针(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测试岩石导热系数的真三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压头(13)侧面与所述岩石试样(15)的侧面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测试岩石导热系数的真三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岩石试样(15)为正方形底面的矩形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测试岩石导热系数的真三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压头(12)的底面为正方形、且与岩石试样(15)的底面尺寸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测试岩石导热系数的真三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3)从上至下设置为第一台阶(31)、第二台阶(32)、第三台阶(33);围压室内部形成为测试空间(4),围压室侧壁上方设置有由内向外与外界相通的排气通道(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工业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03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盆(L10065)
- 下一篇:氧化物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