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太空环境的开放式微通道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8789.8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31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宫超林;邵思霈;胡慧君;纪春恒;邵飞;徐延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43/04 | 分类号: | H01J4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李微微,仇蕾安 |
地址: | 26467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太空 环境 开放 式微 通道 组件 | ||
1.一种用于太空环境的开放式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组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端外支撑框(12)、上支撑框(41)、MPO板(1)、第一电极(6)、中支撑框(5)、第二电极(7)、第一MCP板(2)、导电箔(11)、第二MCP板(3)、第三电极(8)、下支撑框(42)以及下端外支撑框(13);
所述上端外支撑框(12)、上支撑框(41)、中支撑框(5)、下支撑框(42)以及下端外支撑框(13)均为中空的方形框架结构,四角上开有安装孔;
所述第一电极(6)、第二电极(7)、导电箔(11)以及第三电极(8)均为方形环状结构;MPO板(1)、第一电极(6)、第二电极(7)、第一MCP板(2)、导电箔(11)、第二MCP板(3)以及第三电极(8)的四角均经过倒角处理,避开上端外支撑框(12)、上支撑框(41)、中支撑框(5)、下支撑框(42)以及下端外支撑框(13)四角的安装孔;
所述上支撑框(41)下端和中支撑框(5)上端的边缘均加工有止口,微通道板组件组装后,MPO板(1)和第一电极(6)容纳于上支撑框(41)和中支撑框(5)之间的止口中;中支撑框(5)下端和下支撑框(42)上端的边缘均加工有止口,微通道板组件组装后,第二电极(7)、第一MCP板(2)、导电箔(11)、第二MCP板(3)以及第三电极(8)容纳于中支撑框(5)和下支撑框(42)之间的止口中;第一电极(6)、第二电极(7)和第三电极(8)的其中一个边角上加工有耳片,用于焊接电源导线;所述第一电极(6)、第二电极(7)和第三电极(8)上的耳片分别从不同方向引出;组装后,四个贯穿轴(9)从下端外支撑框(13)的四个安装孔插入后,贯穿至上端外支撑框(12),最后由四个压合螺母(10)拧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空环境的开放式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MPO板(1)、第一MCP板(2)以及第二MCP板(3)的长宽比为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空环境的开放式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框(41)、下支撑框(42)和中支撑框(5)为聚酰亚胺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空环境的开放式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上端外支撑框(12)和下端外支撑框(13)为金属材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空环境的开放式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撑框(5)的侧面加工有导气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太空环境的开放式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均匀分布在中支撑框(5)侧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太空环境的开放式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上端外支撑框(12)和下端外支撑框(13)的表面采用绝缘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87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