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机动车用传动轴夹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7301.X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黄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瑞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22 | 分类号: | B60K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机动车 传动轴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机动车用传动轴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动轴已经成为机动车上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机动车体积的大小不一,所以需要使用相匹配长度的传动轴。一些大型车辆,例如(道路救援车、集装货车、运输车)等由于自身的传动轴过长在发动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传动轴偏心现象,造成机动车震动加剧且不能高速行驶,严重影响机动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驾驶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机动车用传动轴夹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机动车用传动轴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壳套和旋转壳套,所述固定壳套的内表平面设有铁珠圆槽,所述旋转壳套的外表平面设有另一组铁珠圆槽,所述旋转壳套设置在固定壳套内,且两组所述铁珠圆槽之间设置几组铁珠,几组所述铁珠之间通过卡套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壳套内设有一组输油管,所述旋转壳套内设有接连所述输油管的上油管和下油管,所述旋转壳套的前部设置一组施压柱,所述施压柱内设有施压区,且所述施压区与所述上油管之间贯通设置,所述施压柱在位于所述施压区内设置一组施压阀,所述施压柱外平面的中心固定一组洞穿所述施压柱的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和所述施压柱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在位于所述施压柱的外侧设置一组扭压块,所述施压柱被所述螺纹杆穿过的外端面上还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的表面积大于所述扭压块的表面积,所述垫片用于防止所述扭压块与所述施压柱抵触时对所述施压柱的外端面造成损伤,所述旋转壳套的中心设有空心区域,所述旋转壳套在位于空心区域的部位设定有几组抵压柱体,所述抵压柱体内设有压缩空间,所述压缩空间内设置一组抵压阀,所述抵压阀的外平面的中心固定一组抵压杆,所述抵压杆洞穿所述抵压柱体,且所述抵压杆在位于所述抵压柱体的外部的一端固定一组抵压板,所述抵压板的顶端设有抵压弧面,所述抵压弧面内匀称的设置有防滑凸块,所述防滑凸块与所述抵压弧面一体式设置,所述防滑凸块用以夹紧机动车传动轴,从而增大与机动车传动轴之间的摩擦,所述固定壳套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施压阀和施压柱的接触壁之间设有密闭圈。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施压柱在被所述螺纹杆所洞穿的部位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吻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的尾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施压阀内。
进一步地,所述抵压阀和所述抵压柱体的接触壁之间设有密闭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套和旋转壳套在位于铁珠圆槽部位的间隙与铁珠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上油管、输油管和下油管内载有液压油。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套焊接在所述固定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作用于传动轴中部,通过本装置将传动轴进行有效的扣紧,在不影响传动轴正常旋转的情况下,对传动轴进行限位作用,从而防止传动轴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出现偏心现象,进而提高传动轴工作时的稳定性,保障了驾驶人员人身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旋转壳套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施压柱和旋转壳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铁珠和卡套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瑞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瑞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73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