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潜流铸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5788.8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5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曲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小米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7/00 | 分类号: | B22D37/00;B22C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注管 液面 充型过程 时间关系 潜流 铸件 铸型 铸造 铸造技术领域 分层切片 浇注充型 浇注系统 凝固过程 铸型材料 铸型型腔 上表面 受限制 补缩 层厚 充型 口距 内液 切片 选材 | ||
潜流铸造方法,属于铸造技术领域。首先对铸型型腔的3D模型进行分层切片,得到每层切片的层厚、上表面截面积、体积,并设定浇注管长度、浇注管口内径、充型开始时浇注管口距型腔底部的高度、充型过程浇注管口潜入液面深度等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出铸型内液面上升的位移‑时间关系;然后根据计算所得的位移‑时间关系,提升浇注管或降低铸型,使得在浇注充型过程中,浇注管口始终潜入在液面下一定距离。本发明的效果是:浇注系统结构简单,铸型材料选材广泛,铸件尺寸不受限制,充型过程液面平稳,凝固过程温度场上热下冷有利于补缩,铸件质量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潜流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大类。砂型铸造是以型砂为主要造型材料制备铸型的铸造工艺方法,特种铸造是除砂型铸造以外其它铸造方法的总称,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压力铸造、熔模铸造、离心铸造、消失模铸造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潜流铸造技术制作铸件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绘制铸型的三维CAD模型,沿垂直于重力方向对铸型型腔进行分层切片,计算并存储每层切片的层厚、上表面截面积、体积;绘制浇包的三维CAD模型,沿垂直于重力方向对浇包内腔进行分层切片,计算并存储每层切片的层厚、上表面截面积、体积。分层的切片越薄、层数越多,则后续计算精度越高,但分层时间增加。
步骤2:设定浇注参数,包括浇包内待浇金属液重量W0及密度ρ、浇注管长度L管、浇注管口内径D管、充型开始时浇注管口距型腔底部的高度H0、充型过程浇注管口潜入液面深度H潜、监控时间T监、重量误差允许值α等。
步骤3:根据步骤2设定的浇注参数,对步骤1中铸型的充型过程进行计算,得到以下结果:从开始充型到液面到达浇注管口的时间TH0、从液面到达浇注管口到液面淹没管口深度为H潜的时间TH潜、为保证浇注管口潜入液面深度稳定在H潜浇注管或铸型的位移-时间关系。
步骤4:根据步骤1中铸型的三维CAD模型制作铸型;根据步骤2相关参数,设置系统的初始状态;
步骤5:将浇包上用于调节流量的塞杆开启,浇注管开始浇注、铸型内液面上升。根据步骤3计算所得结果,调控浇注管或铸型的位移,以使充型过程中浇注管口潜入液面深度稳定在H潜。
铸型充型时,每隔时间T监,将铸型内金属液重量的测量值W测与计算值W计进行比较,若│W测-W计│秤>α,通过调节流量、调整浇注管位移或调整铸型的位移至│W测-W计│<α。
步骤6:充型完成后,取出浇注管。待铸件完全凝固冷却后,将铸型打开把铸件取出。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
(1)潜流铸造是一种新的铸造方法,充型过程液面平稳、流速可控,可以有效降低由于充型状态不好而产生的砂眼、气孔、夹渣等铸造缺陷;铸件在凝固时可形成上热下冷的温度场,有利于铸件的补缩,提高铸件质量。
(2)浇注系统结构简单,不需要设计复杂的浇道,只需要一根“浇注管”即可实现金属液平稳充入铸型。
(3)铸件材质及尺寸限制小,广泛适用于黑色及有色金属,铸件形状可以很复杂。
(4)铸型材料选材广泛,型砂、芯砂、金属、陶瓷等均可,铸型尺寸不受限制,适用性好、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潜流铸造技术制作铸件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小米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小米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57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件加工用的浇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铁水自动化出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