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插件式模块实现自定义文件传输协议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5157.6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6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顾宇栋;姜宇;汤春艳;赵新阳;王磊;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定义文件 传输协议 文件传输 下载线 线程池 工作线程模块 插件式模块 队列模块 服务中心 文件扫描 主线程 线程 插件模块 集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插件式模块实现自定义文件传输协议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服务中心等,主线程模块、线程池模块、队列模块都与服务中心相连,主线程模块与线程池模块相连,任务工作线程模块、文件扫描线程模块、文件传输下载线程模块、线程池模块都与队列模块相连,文件扫描线程模块、文件传输下载线程模块、集合模块、插件模块都与任务工作线程模块相连,文件传输下载线程模块与远程AGENT模块相连。本发明实现自定义文件传输协议,提高了该软件的使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件传输协议,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插件式模块实现自定义文件传输协议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许多大型企业中,有若干分布于各种层次的管理和控制计算机,其中部署在这些终端上的软件系统(以下简称“Agent”)负责执行各种类型的计算机作业任务,如执行脚本命令、扫描文件大小、传输文件等等。
目前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广泛使用基于TCP/IP协议族的国际标准应用层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传输文件的主动方通过常规FTP协议的客户端程序,连接到远程主机FTP协议的服务器端程序,由后者执行客户端所发出的文件发送或者下载命令,并将执行结果返回客户端。
然而,这种常规FTP协议在文件传输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缺点,如数据传输模式和通信工作方式不合理、与防火墙工作不协调、密码安全策略不完善、不支持断点续传等等,这些潜在的技术缺陷严重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插件式模块实现自定义文件传输协议的系统及方法,其能够实现自定义文件传输协议,提高了该软件的使用范围,在保证可靠文件传输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文件传输的安全性。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基于插件式模块实现自定义文件传输协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服务中心、主线程模块、线程池模块、队列模块、任务工作线程模块、集合模块、文件扫描线程模块、文件传输下载线程模块、远程AGENT模块、插件模块,主线程模块、线程池模块、队列模块都与服务中心相连,主线程模块与线程池模块相连,任务工作线程模块、文件扫描线程模块、文件传输下载线程模块、线程池模块都与队列模块相连,文件扫描线程模块、文件传输下载线程模块、集合模块、插件模块都与任务工作线程模块相连,文件传输下载线程模块与远程AGENT模块相连。
优选地,所述主线程模块用于负责监听端口、处理接收外部的并发通信连接;线程池模块包括多个线程模块组成,用于负责分派空闲线程处理外部连接,并将作业对象写入内部队列结构;队列模块包括多个作用模块组成;集合模块包括多个执行对象模块组成;任务工作线程模块,用于负责定时处理队列中的作业对象,进行作业类型分离后,启动插件模块处理作业,并监控执行结果;插件模块实现各自的数据收发、对不同协约进行解析,而不影响其他类型的作业处理;服务中心负责对应用系统中涉及的所有计算机作业任务进行统一集中调度、分派和管理;文件扫描线程模块负责定时检查相关文件大小功能;文件传输下载线程模块负责执行文件传输下载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插件式模块实现自定义文件传输协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文件下载开始时,目标端Agent的客户端通过本地临时结构文件找到第一个未下载的文件块编号,打开本地临时目标文件,定位到文件块号对应的目标位置;
步骤二,每个文件块下载完成后,写入本地临时目标文件,同时更新本地临时结构文件中对应块的下载状态;
步骤三,当所有块下载完成后,计算本地临时目标文件的md5值,并与本地临时结构文件中记录的md5值,再次获取的源文件md5值进行三方比较,以验证文件传输的内容完整性;
步骤四,验证成功后将本地临时目标文件更名为真实目标文件名,同时删除本地临时结构文件,返回作业执行结果。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5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户分布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信息系统